643枚!俄军发动三年来最大规模轰炸,对着基辅连炸12小时 当地时间29日,乌克兰方面发布了俄军28日打击基辅的相关数据。据悉,俄军一共发射了643枚“天竺葵”无人机、Kh-101巡航导弹、“口径”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对基辅及周边地区连续轰炸了12小时。 这 643 枚弹药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之前俄军也搞过大规模轰炸,6 月 28 日一次发射了 537 件武器,9 月 20 日动用了 580 架无人机加 40 枚导弹,已经够吓人了,可这次直接冲到 643 枚,光无人机就有 590 多架,还混着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口径” 巡航导弹这些硬家伙,从库尔斯克、克里米亚等 8 个方向分波次打过来,跟铺天盖地的 “钢铁蜂群” 似的。 要知道 “天竺葵” 无人机飞起来嗡嗡响,被当地人叫 “小摩托”,别看它单个成本才 2 万美元,一群蜂拥而上,就能把防空系统搅得鸡犬不宁,而乌军一枚防空导弹就得几十万美元,俄军这是故意用便宜家伙消耗乌军的贵重弹药,太狡猾了。 更狠的是那些高端导弹,2 枚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速度快得离谱,跟闪电似的,乌军的防空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专门盯着刚运到的以色列 “爱国者” 导弹阵地打,就是想敲掉乌克兰的防空盾牌。 还有 34 枚 Kh-101 巡航导弹,从战略轰炸机上发射,能精准打到几百公里外的目标,跟长了眼睛一样,专找军工设施和交通枢纽下手。 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武器混在一起打,高空低空、高速低速全占了,乌军的防空网根本防不过来,这也是为啥这次轰炸能持续 12 小时,从晚上 8 点半一直炸到第二天早上。 轰炸带来的惨状才是最让人难受的。基辅市区到处是爆炸声,浓烟滚滚的火柱直冲天空,一栋多层住宅楼被无人机直接砸中,上层结构全塌了,玻璃碎片撒了一地,救援人员用重型设备扒废墟,好多居民只能呆坐在长椅上,眼神都空了。 最让人心疼的是个 12 岁的小姑娘,活生生在袭击中没了,泽连斯基都说 “俄罗斯人重新启动了儿童死亡计数”,这可不是空话,是实实在在的人命啊。 还有欧洲有名的斯特拉热斯卡心脏病研究所,也被炸得一塌糊涂,里面两位病人当场死亡,本来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现在成了废墟,这事儿办得太不地道了。 算下来这次袭击一共死了 4 个人,80 多人受伤,20 多个平民区、幼儿园、民宅都遭了殃,基辅中央火车站的乘客全躲进地下通道,听着上面防空炮和无人机的嗡嗡声,谁能不害怕呢? 有人可能会说,乌军不是拦截了 611 个目标吗,拦截率都 95% 了,怎么还这么惨?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乌军这拦截率确实创下了开战以来的纪录,但全靠北约在背后撑着,波兰的预警机 24 小时盯着边境,北欧的雷达追着导弹信号,电子侦察兵破译俄军通信,导弹刚升空就把位置传给乌军,这才能提前调动战机和高炮设防。 可即便这样,还是有漏网之鱼,因为俄军太贼了,故意混进很多诱饵弹,还派电子战无人机干扰信号,有时候乌军以为击落了无人机,其实只是把它干扰得找不到方向,最后还是会坠落到居民区。 更关键的是成本差太大,俄军一架无人机才 2 万,乌军一枚防空导弹要上百万,就算拦下来了,长期这么耗,西方的武器库存都快见底了,五角大楼再紧急送装备,也赶不上消耗的速度。 俄军这次下这么狠手,根本不是瞎炸,全是算计好的。他们早就把目标对准了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和军工企业,这三个月来天天炸,已经让乌工业用电量降了 37%,再炸下去冬天都没法供暖了。 而且泽连斯基刚和美国签了 900 亿美元的军购协议,俄军立马就来炸交通枢纽,就是想切断北约援助的运输线,让乌军前线断粮断弹。 更明显的是,泽连斯基刚承认收到以色列的 “爱国者” 导弹,俄军的 “匕首” 导弹就直奔导弹阵地而去,就是要趁着新装备还没磨合好,一下子给砸烂。 这背后还有外交算计,俄外长拉夫罗夫一边在联合国说愿意谈判,一边让军队往死里打,就是想靠战场优势逼乌克兰让步,要保自己的安全利益,还要让俄语居民的权利得到保障,算盘打得噼啪响。 现在基辅的老百姓是真遭罪,晚上不敢在家睡,只能往地下室钻,白天出门看着被炸的房子和医院,心里全是慌的。 有个叫埃里卡的女士说 “天空又变黑了”,这话听得人难受,三年了,谁能经得起这么折腾呢?北约虽然派了 F-35 战机在波兰边境警戒,可也不敢真的跟俄军直接对上,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这场 12 小时的轰炸,643 枚弹药的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人命和废墟,说是三年来最大规模,一点都不夸张。俄军想靠饱和攻击逼对手低头,可受苦的从来都是无辜民众,这种打法不管有多少战略考量,伤了老百姓的心,就是最不该的事儿。
俄军28日刚炸完,乌军的报复29日就来了,而且这次乌军使用多枚海马斯精确制导炸弹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