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卡斯特罗来中国大使馆吃饭,在菜园里发现了一个绿色的水果,觉得很奇怪,

陈砚之 2025-10-01 16:47:37

1994年,卡斯特罗来中国大使馆吃饭,在菜园里发现了一个绿色的水果,觉得很奇怪,就摘下来咬了一口,发现这个东西味道还不错,便询问这是什么? 菲德尔·卡斯特罗1926年出生在古巴东部比兰镇一个糖种植园主家庭,父亲是西班牙移民,通过甘蔗种植致富。他早年在哈瓦那耶稣会学校读书,体育和辩论能力突出。1945年进入哈瓦那大学法学院,接触政治思想,参与学生运动,反对腐败政府。毕业后开设律师事务所,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时投身反对巴蒂斯塔独裁的活动。1953年他领导袭击蒙卡达兵营,这次行动失败,被捕并判15年监禁。1955年获释后流亡墨西哥,组织“七二六运动”。1956年乘船返回古巴,在山区建立游击根据地,通过持久战1959年推翻巴蒂斯塔政权,成为总理,推动土地改革、工业国有化和教育医疗体系发展,与苏联结盟,支持第三世界反殖运动。 徐贻聪1937年生于江苏,早年进入外交部,从事拉美事务,曾任拉美司副司长。1993年至1995年出任驻古巴大使,处理两国经贸和外交事务,推动合作项目。之前他在外交部多个岗位积累经验,熟悉国际关系。卡斯特罗领导古巴到1994年面对苏联解体后经济危机,推动农业自给自足和国际合作,继续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徐贻聪在大使任期内注重实际援助,帮助古巴应对困难。 卡斯特罗年轻时参与多国抵抗运动,包括1947年反对多米尼加独裁者特鲁希略的行动失败。1959年后他实施社会主义政策,提高识字率和医疗覆盖,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两国合作。徐贻聪在驻古巴期间,不仅处理官方事务,还通过个人举措促进民间交流。 卡斯特罗一生经历多次刺杀企图,但坚持领导古巴。徐贻聪退休后在中国国际研究基金会任职,继续关注拉美事务。 1994年,古巴哈瓦那天气炎热,中国大使馆院内一块小空地辟为菜园。徐贻聪从国内带回黄瓜种子种植,以补充蔬菜供应。那天卡斯特罗在附近视察,临时决定到大使馆拜访,携助手进入院子。徐贻聪出来迎接,两人简短交流后坐下喝茶。卡斯特罗注意到菜园,起身走向黄瓜藤蔓,摘下一根青黄瓜,直接咬一口,尝到脆爽口感,又咬第二口,对助手说记下此事,让农业部门研究。徐贻聪解释这是中国黄瓜,在本地种植成功。 古巴当时面临资源紧张,中国援助包括农业种子。卡斯特罗对这种黄瓜感兴趣,因为本地类似蔬菜单调。徐贻聪提供种子细节,帮助古巴引进品种。这件事源于大使馆自给自足的尝试,体现了两国实际合作。 卡斯特罗咬黄瓜后询问名称,徐贻聪告知来源和种植方法。助手记录信息,几天后农业部官员上门咨询。黄瓜适应古巴气候,产量高,成为引进重点。 这个事件突出卡斯特罗对新事物的好奇,推动农业创新。中国种子帮助古巴缓解蔬菜短缺问题。 几天后,古巴农业部官员到大使馆,向徐贻聪了解黄瓜土壤要求和浇水频率,带走样品和种子。数月后,国家电视台报道中国黄瓜在本土试种成功,抗病性强。品种逐步推广到实验农场,农民采纳,在市场流通,民众称之中式黄瓜。 几年间,黄瓜种植扩展到更多农户,成为哈瓦那常见蔬菜。1995年古巴农业部举行仪式,将品种命名为徐贻聪黄瓜,表彰贡献。坊间流传卡斯特罗试吃故事,作为两国友谊象征。 徐贻聪1995年结束大使任期,回国任驻厄瓜多尔和阿根廷大使,退休后在中国国际研究基金会任职,2016年接受采访忆此事,视作友谊见证。 卡斯特罗继续领导古巴至2006年因病移交权力给弟弟劳尔,2008年正式退休。2016年11月25日逝世,享年90岁,古巴全国哀悼,遗体火化安放哈瓦那革命公墓。

0 阅读:0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