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名地主趁敌人聊天时,把绑在树上的地下党放走,新中国成立后地主被抓,

悠然话史 2025-10-04 11:32:43

1947年,一名地主趁敌人聊天时,把绑在树上的地下党放走,新中国成立后地主被抓,临判死刑前高呼:“把当年我救的地下党找来,替我作证!”   1956 年江苏泰兴县张巷村的扫盲班课堂上,50 岁的郭良知握着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写 “良心” 二字,粉笔灰落在他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上。 台下孩子齐声念 “良心” 时,他忽然想起五年前公审大会上,自己被按在冰冷的台上,嘶吼着 “找朱玉和” 的那一刻 —— 那时他以为,这辈子再也没机会拿起笔,只能在刑场上结束一生。   1947 年救完朱玉和的当晚,郭良知家的油灯亮了一夜。 妻子攥着他沾了麻绳纤维的手,声音发颤:“你就不怕赵元和回来报复?咱全家都要跟着你遭殃!” 郭良知沉默着把镰刀藏进地窖,又把家里仅存的两块银元塞给妻子:“真出事了,你带着娃去投奔娘家。” 可他心里清楚,自己不能逃 —— 赵元和要是发现他跑了,只会更疯狂地找村民麻烦。 第二天一早,他照样扛着农具去田埂,碰到赵元和的人,还笑着递烟:“赵队长昨晚没歇好?看您脸色不太好。” 那副镇定模样,连他自己都佩服。 1951 年公审大会当天,朱玉和坐着吉普车往会场赶时,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纸条 —— 那是 1948 年他找到组织后,偷偷写的郭良知救人经过,一直藏在贴身口袋里。 当时他刚调任县委领导,还没来得及打听郭良知的情况,就听说了公审大会的事。 车还没停稳,他就跳下来往台上跑,看到郭良知被绑着的样子,眼泪差点掉下来。 后来重审时,他不仅拿出纸条,还找到当年负责抓捕的民兵,核实赵元和的劣迹,甚至连夜去县档案馆,翻出郭良知在荒年放粮的账簿 。 那些泛黄的纸页上,记着他给佃户减免的租子,一笔一笔,都透着实在。 县法院重审那几天,郭良知被安排在临时住处,夜里总睡不着。 有天半夜,看守他的民兵端来一碗热粥:“郭老爷,俺爹说您当年给过他半袋米,让俺多照顾您。” 郭良知接过粥,眼泪掉进碗里 —— 他没想到,自己随手帮过的人,还记着这份情。 后来法院工作人员找他核实 1947 年的细节,他连镰刀的型号、麻绳的粗细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细节和朱玉和的证词、李老汉的讲述完全对得上。 当法官念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第九条,判定郭良知无罪释放” 时,他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对着法官深深鞠了一躬。 释放后,郭良知第一件事就是去给妻子上坟 —— 妻子在他被关押期间,积劳成疾去世了。 他在坟前坐了一下午,把这几年的事慢慢说给妻子听,末了说:“你放心,我会好好活着,不辜负你当年的理解。” 后来村里分田地,干部要给他留块肥沃的水田,他却选了村边一块贫瘠的坡地:“我以前有两百多亩田,没好好种,现在要自己种出粮食,才算真的踏实。” 他学着村民的样子,扛锄头、挑粪桶,手上磨出了新的茧子,却笑得比以前更实在。 1956 年村里办扫盲班,干部第一个想到郭良知 —— 他读过书,写得一手好字。 刚开始他还犹豫,觉得自己当过地主,怕村民有意见,可孩子们围着他喊 “郭老师” 时,他的心就软了。 每天上课前,他都会提前半小时到教室,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把粉笔摆得整整齐齐。 有次朱玉和来看他,正好赶上他教孩子写 “良心”,听他说 “做人就得有良心,不管啥时候,别做亏心事”,朱玉和在门口站了很久,心里满是感慨。 他走过的路,虽有波折,却始终朝着光明的方向。   官方信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淮海战役中的支前英雄》 中央档案馆《华北地区土地改革档案汇编》 新华社《解密:解放战争时期的地下交通线》

0 阅读:4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