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正在竞选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说,请大陆的一些朋友不要对台湾喊打喊杀。要知道台湾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04 17:21:35

台湾正在竞选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说,请大陆的一些朋友不要对台湾喊打喊杀。要知道台湾被清朝抛弃后,被日本殖民50年。台湾人吃了很多的苦。早期还被日本人欺负,被杀害了很多人。 1895 年清廷签下《马关条约》,台湾被当作战败品割让给日本,这一交出去就是整整半个世纪,日本派来的 19 任总督成了台湾岛上说一不二的 “土皇帝”,手里攥着的生杀大权比什么都实在。 1896 年出台的 “六三法” 直接给总督们开了独裁的绿灯,后来跟着的《匪徒刑罚令》更狠,只要觉得谁不顺眼,随便扣个 “反抗” 的帽子就能当场枪毙,连审判的过场都不用走,台湾人的性命在这些统治者眼里,比路边的野草还不值钱。 第三任总督乃木希典搞的镇压更是狠辣到骨子里。他接手台湾的时候,乙未战争的硝烟还没散尽,台湾义军和大陆官兵组成的抵抗队伍还在坚持战斗,乃木希典就喊出了 “以杀立威” 的口号。 他下令对反抗区域实施 “无差别清剿”,不管是持械的义军还是普通村民,只要出现在 “戒严区” 就可能遭到射杀。 史料记载,仅屏东长兴村的 “火烧庄之战”,3000 多义军和村民就靠着竹林壕沟抵抗日军万人攻势,最后村庄被炮轰成焦土,250 多名义军战死,连 19 岁的少年邱元添都倒在了战场上。 整个乙未战争里,台湾义军牺牲近万人,日军也付出了 4800 人死亡、2.7 万人负伤的代价,这些伤亡数字背后全是台湾同胞的血泪。 紧接着,日本殖民者的掠夺就跟着枪口来了。他们搞 “日本工业,台湾农业” 的模式,把台湾彻底变成了原料供应地。 1906 年明治制糖株式会社成立后,日资企业开始疯狂吞并台湾本土糖厂,到 1920 年就完全垄断了台湾糖业,生产的蔗糖几乎全运往日本。 大米更是被强制征收,台湾农民种出来的蓬莱米自己吃不上,得优先供给日本本土,很多人只能啃杂粮度日。殖民当局还通过土地调查把大量隐田收归己有,光这一项就让总督府的地税收入翻了好几倍,台湾人的血汗钱就这样被源源不断地吸到了日本。 更过分的是后期的 “皇民化运动”,日本殖民者想从根上抹去台湾人的民族记忆。1941 年以后,他们取消了小学里的汉文课程,逼着学生只说日语,还鼓动大家改日本姓氏,比如 “陈” 要改成 “佐藤”,“林” 要改成 “小林”。 警察会突然闯进家里检查,要是听见有人说闽南话,轻则打骂重则罚款,连祭祀祖先的传统习俗都被限制,这种文化上的压迫比肉体折磨更让人难受。 可要说台湾 “被清朝抛弃”,这话说得实在不对。当年清廷签条约是迫于无奈,但台湾同胞从来没被中国抛弃,更没放弃过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 1937 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至少 5 万台湾同胞抱着 “欲救台湾,先救祖国” 的信念,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大陆参战,他们和大陆同胞一起打鬼子,就是坚信祖国胜利了台湾才能回家。 1943 年的《开罗宣言》更是写得明明白白,中美英三国明确要求把日本窃取的台湾、澎湖群岛归还中国,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1945年 10 月 25 日中国政府接受日军投降,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这是铁打的历史事实。 现在郑丽文提台湾殖民时期的苦难,这些苦难确实该被铭记,但不能用苦难来模糊两岸的血脉联系。 大陆从来不是对台湾 “喊打喊杀”,大陆一直盼着和平统一,毕竟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谁愿意看到自家亲人兵戎相见?真正该警惕的是那些借历史话题搞 “台独” 的人,他们才是想把台湾重新推向危险境地的祸根。 想想看,当年台湾同胞扛着土枪木棍都要反抗殖民统治,就是为了守护家园;现在两岸经济文化联系这么紧密,难道不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用殖民苦难来割裂两岸,这样的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92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