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

探修説 2025-10-05 10:31:50

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怕,那事情就多了…… 蔡正元这话听着糙,但戳中了国际社会那点实在的门道 —— 光有实打实的实力撑着 “雄” 的架子,却没让人忌惮的 “霸” 的底气,真未必能攒下靠谱的朋友,反而容易招来一堆扯不清的麻烦。 可不是嘛,国际社会的逻辑有时候就是这么直接,跟咱们过日子讲人情世故不一样,光凭笑脸和善意未必能立住规矩,得让别人知道你的实力不是摆着看的,碰了红线真会有后果,人家才会认真跟你讲规矩。 翻过去五百年的历史看看,从西班牙、英国再到现在的美国,那些能把 “朋友圈” 攥稳的大国,没一个是靠光说好话、处处妥协撑起来的。 就说最早的西班牙,当年能靠 “日不落帝国” 的名头横逛全球,靠的可不只是商船队,更是那支让人闻风丧胆的无敌舰队。 那时候欧洲各国谁不想抢美洲的黄金白银?可为啥大多不敢跟西班牙硬刚? 因为西班牙真敢动刀子 —— 谁要是截了它的贸易船,无敌舰队立马就开到对方港口外游弋,要么赔钱要么挨炸,没得商量。正因为这股子 “霸劲”,才有一堆小国跟着它混饭吃,不敢随便炸毛。 后来英国接了班,更是把 “实力要见血” 的道理玩得通透。它的海军当年在全球没对手,靠着 “炮舰政策” 到处立规矩:想跟英国做贸易?得听它的规矩来;殖民地敢闹独立?先挨几轮舰炮再说; 连欧洲盟友要是想耍小聪明,英国立马就断它的海上补给线。 就像当年的埃及想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国二话不说就联合法国、以色列出兵,哪怕最后迫于压力撤了军,也得让全世界知道 “我的利益碰不得”。正因为这股子狠劲,英国的殖民地和盟友才不敢随便反水,“朋友圈” 稳了几百年。 到了美国这儿,更是把 “霸” 的手段玩出了新花样。它不光有 11 艘航母编队游弋全球,还有美元霸权和动辄就来的制裁大棒。 盟友要是不听话,美国真敢下狠手:法国当年想搞 “欧洲自主”,美国转头就抢了它几百亿的潜艇订单;土耳其要买俄罗斯的导弹,美国立马就把它踢出 F-35 供应链。 哪怕是联合国投票,要是哪个小国敢跟美国对着干,后续的援助、贸易优惠立马就没了,甚至还可能被安个 “支持恐怖主义” 的帽子。 也正因为这,美国的盟友哪怕心里再不爽,表面上也得跟着它的节奏走,没人敢真的撕破脸。 反过来想,要是光有 “雄” 的本钱却没 “霸” 的底气,麻烦真的会找上门。 比如有的国家经济实力不弱,手里也有不少好牌,但每次被人挑衅都想着 “息事宁人”,结果呢?小国敢在边境上碰瓷,盟友也开始阳奉阴违,连原本该到手的利益都被人抢走。 这就跟咱们平时说的 “人善被人欺” 一个理,国际上没人怕你,自然没人把你的规矩当回事,今天这个来蹭好处,明天那个来挑个衅,事儿能不多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的 “霸” 可不是瞎欺负人,更不是像西方列强那样烧杀抢掠的霸权,而是让自己的实力有 “牙齿”—— 不是主动惹事,但别人惹到头上时,得有能力让对方付出代价。 就像现在的中国,有东风导弹镇场子,有稀土这样的硬牌,所以美国再怎么搞贸易战、技术封锁,也不敢真的把事做绝,这就是 “实力能带来后果” 的道理。要是没这股子底气,光靠讲道理,人家未必会听你的。 美国现在其实也在犯糊涂,把 “霸” 变成了 “蛮”,到处欺负人、抢利益,结果盟友越来越离心,连欧洲都开始偷偷搞自己的防务体系。 这也说明,光靠吓唬人撑不起长久的 “朋友圈”,得有实力,有规矩,还得让人知道跟着你有好处、惹了你有坏处,这才能真正立住脚。 所以蔡正元这话其实是点透了国际社会的生存逻辑:“雄” 是根基,“霸” 是底线,没根基站不住,没底线受欺负。你们说这道理是不是这个理?

0 阅读:0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