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识“堵”:从舌尖到舌根,一眼看穿五脏健康信号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又为

陈科普 2025-10-05 21:48:54

舌诊识“堵”:从舌尖到舌根,一眼看穿五脏健康信号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应着五脏六腑,身体是否有“瘀堵”,观察舌象就能快速判断。以下是五脏“堵”的具体表现、成因及调理方向: 1. 心堵:舌尖藏信号,血瘀扰心神 - 核心成因: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心脉受阻。 - 典型舌象:舌尖出现明显瘀点或瘀斑,颜色偏紫暗。 - 身体预警:常伴心慌、心悸,夜间失眠难安;部分人会出现固定位置的胸口刺痛,尤其在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加重。 - 调理思路:以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为主。 - 参考方案:血府逐瘀胶囊(活血化瘀)+ 柏子养心丸(养心安神)。 2. 肝堵:舌边发红,肝火易“上头” - 核心成因:长期情绪压抑或突发怒气,导致肝郁化火,肝火上炎。 - 典型舌象:舌边发红,严重时可能伴随舌边肿胀。 - 身体预警:脾气急躁、易怒,每次发怒后胸胁部胀痛明显;肝火灼伤津液,还会出现咽干、咽痛,甚至口苦、眼睛干涩。 - 调理思路:以疏肝理气、清热泻火为主。 - 参考方案:柴胡舒肝丸(疏肝理气)+ 丹栀逍遥丸(清热疏肝)。 3. 脾堵:舌中厚腻,湿困脾胃难消化 - 核心成因:脾虚无力运化水湿,湿气停滞体内,形成“湿困脾”的状态。 - 典型舌象:舌中部位舌苔厚腻,部分人舌面会出现裂纹,舌苔颜色偏白或黄。 - 身体预警:口腔黏腻感明显,伴随口臭;消化功能减弱,饭后胃胀、不消化;湿邪上蒙头部,还会频繁头晕、精神不振。 - 调理思路:以健脾祛湿、消食和胃为主。 - 参考方案:香砂六君丸(健脾益气)+ 保和丸(消食导滞)。 4. 肺堵:舌前凹陷,痰湿阻肺气不足 - 核心成因:肺气虚弱,无力推动津液运行,导致痰湿停滞肺部,阻塞气道。 - 典型舌象:舌头前半段(对应肺部)舌苔有凹陷,舌苔偏白、质地稀薄。 - 身体预警:气短乏力、懒得说话,稍微活动就胸口憋闷;易咳嗽,咳出白色稀痰;肺气虚弱导致抵抗力下降,频繁反复感冒。 - 调理思路:以补肺益气、燥湿化痰为主。 - 参考方案:玉屏风颗粒(补肺固表)+ 二陈丸(燥湿化痰)。 5. 肾堵:舌根黄腻,湿热下注伤肾气 - 核心成因:下焦湿热积聚,同时伴随肾气亏虚,虚实夹杂导致“肾堵”。 - 典型舌象:舌头根部(对应肾脏)舌苔黄腻,颜色偏黄,质地黏腻。 - 身体预警:腰膝酸软无力,久站或弯腰后加重;男性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男科问题;下焦湿热导致大腿根部潮湿、黏腻,伴有异味。 - 调理思路:以清热利湿、补肾固摄为主。 - 参考方案:四妙丸(清热利湿)+ 缩泉丸(补肾缩尿)。

0 阅读:0
陈科普

陈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