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被动等待,美国又宣布要和中国“干”了 美国宣布10月14日起,凡是驶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运营船舶、中国建造船舶及非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要额外收取费用。 这招看着凶,实则暗藏着美国造船业的大窟窿,要知道,现在中国造船业早就不是当年的 “小打小闹”,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船都是中国造,美国自己呢?本土造船产能连国内需求的零头都不够,造一艘船的成本比中国高 3 倍还多, 去年全球最牛的 24000TEU 超大型集装箱船交了 23 艘,19 艘都出自中国船厂;连全球首艘 12000 吨级新能源集装箱船,也是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美国急了,想靠收费把中国船挡在门外,好给自家半死不活的造船厂留口气。 可这收费规则一公布,明眼人都笑了 , 简直是漏洞百出的 “双标套路”,中国船东运营的船,按吨位收钱,今年每净吨 50 美元,到 2028 年要涨到 140 美元; 中国建造的船呢,又按集装箱数量算,今年每箱 120 美元,以后逐年涨到 250 美元,还加了条 “就高不就低” 的破规矩,哪个贵就按哪个收,这哪是收费,分明是怕中国 “造船 + 运营” 的全链条太能打,想拆了咱们的优势。 现在中远、招商局这些中国航运巨头,已经握了全球 22% 的海运运力,造得出船还运得走货,美国这点小伎俩根本拦不住。 有意思的是,这时候全球航运正好在抢 “绿色转型” 的风口,国际海事组织要求 2050 年航运碳排放砍一半,中国早就抢在前头了 — 全球 35% 的 LNG 动力船是中国造,甲醇动力船订单更是世界第一 美国想靠收费拖慢中国绿色船舶的脚步,结果欧洲巨头根本不买账:马士基直接向中国订了 12 艘绿色甲醇动力船,地中海航运 20 艘 LNG 动力船也全交给中国船厂。 谁都清楚,绿色转型就这几年窗口期,跟中国合作才能抢得先机,美国的收费大棒,反而把欧洲盟友推得更向中国靠拢 这边美国刚挥棒,中国反手就出了张 “王炸”—9 月 29 日新《国际海运条例》正式生效,要求国际航运平台必须如实申报涉华业务数据,敢不配合就吊销在华资格! 这一下戳中了美国的软肋,全球最大的航运数据平台 INTTRA,总部就在旧金山,握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集装箱订单。 要是它不给中国交数据,就别想接中国每年近 3 万亿美元进出口的订单,那它在全球的地位直接就垮了,中国可是 128 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丢了中国市场,INTTRA 只能喝西北风。 美国自己人先坐不住了,洛杉矶港老大直言,这额外收费会让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多花 800 到 1200 美元,毕竟 90% 的美国消费品都靠海运进来; 本土小航运公司更惨,80% 的船都是日韩或中国造的,几乎全在收费名单里,这下直接要被逼破产,反观中国的中远、招商局,靠着 “中国造 + 中国运” 的组合,反而能少交不少钱,这下美国本土航运公司的市场份额怕是要被咱们抢走更多。 说到底,美国这是想用行政手段拦着中国产业链往外扩,可现在全球经济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中国造船业的优势,不是靠补贴堆出来的 , 从上海的设计院到大连的特种钢,再到南通的装备园,咱们已经有了 “设计 - 材料 - 建造 - 运营” 的全链条能力,这是任何国家短时间都学不来的。美国想拿手挡洪水,最后只会被水浇得浑身湿透。
美国国内的对华鹰派还没有死心,看来我们给美国的震慑还不够强烈!10月4日,根据外
【18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