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几乎实现了自己所有目标,为啥还有不祥预感,害怕哈马斯成为最大赢家? 内塔尼亚胡最近确实把实现目标挂在嘴边,又是说要接回所有被扣押人员,又是放话要让加沙彻底非军事化,甚至特朗普都帮他站台,说以色列已经接受20 点计划,看似他想要的都快到手了。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老头心里虚得很,尤其怕哈马斯最后成了真正的赢家,这种不祥预感可不是空穴来风,全是现实戳出来的窟窿。 先说说他那所谓的实现所有目标到底掺了多少水分。 内塔尼亚胡 4 号晚上特意发了视频声明,说接下来几天就能宣布人质获释的消息,还强调以军会继续控制加沙所有纵深区域,第二阶段非要解除哈马斯武装不可,要么外交解决要么军事打击。 这话听着硬气,但底气早被磨得差不多了。特朗普 9 月底抛出的20 点计划里,明明要求哈马斯 72 小时内释放所有人质,结果哈马斯一句不现实就顶了回去,说搜寻遗体都要时间,还非要先谈现场条件。 内塔尼亚胡嘴上说不接受,但还是派了代表团去埃及谈判,这本身就是底气不足的表现。更别说非军事化这个核心目标,哈马斯压根不提,高层直接放话解除武装是存亡问题,等于把路堵死了。 他所谓的目标达成,更像给自己和极右翼撑场面的空话,毕竟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和国家安全部长本 - 格维尔早就放狠话,不彻底消灭哈马斯就解散政府,他要是拿不出结果,政府先垮了。 真正让内塔尼亚胡坐立难安的,是哈马斯这手以退为进玩得太漂亮,不知不觉就占了主动。哈马斯 3 号回应20 点计划时,特意挑了两个顺耳的话来说。 同意释放所有人质和遗体,也愿意把加沙管理权交给巴勒斯坦技术官僚机构,但关键的坑全绕开了。解除武装?没提。以色列分阶段撤军?不接受,非要明确的全面撤军时间表。 他们把管理权的条件改成 “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支持”,直接把特朗普计划里的国际监督和平理事会踢开,等于把埃及、沙特这些地区大国拉到自己这边。 这一下就把被动变主动了,拉姆安拉的分析人士都看出来了,哈马斯这是 “维持政治军事合法性” 的高招,既显得有诚意,又没丢核心利益。 更要命的是国际社会的态度,尤其是那八个国家外长的联合声明,表面是欢迎哈马斯的措施,实则是给内塔尼亚胡上紧箍咒。 埃及、沙特、土耳其这些国家,虽然没明着反对以色列,但声明里句句都是要害:要以色列全面撤军,要重建加沙,要基于 “两国方案” 谈和平,还强调不能让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这等于公开站在哈马斯这边给谈判定调,毕竟哈马斯一直喊着以色列撤军,现在有了地区大国背书,腰杆更硬了。 反观以色列,连特朗普都变了调子,哈马斯一回应就喊着立即停止轰炸,这跟之前不接受就灭了哈马斯的威胁判若两人。内塔尼亚胡要是敢不听,等于同时得罪美国和阿拉伯世界;听了,自己喊的非军事化目标就成了笑话。 国内的民意更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最新民调显示,66% 的以色列人都想结束冲突,主要原因就是担心人质安全,这比例比去年还涨了 13%。 64% 的人觉得他该为 2023 年的袭击事件负责,45% 要求他立刻辞职。 这意味着他手里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拿出人质获释的结果稳住民心,但哈马斯偏不着急,非要慢慢谈细节,这不就是故意耗他吗? 一旦谈判拖久了,人质出点意外,或者民众耐心耗尽,极右翼再趁机发难,他这个总理位置肯定坐不稳。 现在再看哈马斯,虽然军事上受了损失,但政治上赚得盆满钵满。以前不少人把它当成恐怖组织,现在人家成了谈判桌上的核心角色,连英国、法国、德国这些西方国家都欢迎它的回应,联合国秘书长也呼吁抓住这个机会停火。 它把自己塑造成了巴勒斯坦利益的捍卫者,加沙的分析人士都看得明白,哈马斯就是要成为决定加沙命运的核心参与方,压根没打算被排除在治理之外。 反观内塔尼亚胡,看似掌控着军事主动权,实则被人质、民意、国际压力逼得进退两难,搞不好最后人质回来了,哈马斯却成了阿拉伯世界认可的抵抗英雄,自己反而落个被迫妥协的骂名,甚至丢了总理职位。 内塔尼亚胡的不祥预感一点都不奇怪。他拼尽全力想拿军事胜利换政治资本,结果哈马斯用一场谈判就把局面扭了过来,还借着地区大国的支持站稳了脚跟。 现在沙姆沙伊赫的谈判刚要开始,哈马斯已经占了道义和舆论的上风,内塔尼亚胡哪怕真把人质接回来,只要哈马斯没被解除武装、没被消灭,在巴勒斯坦人眼里就是哈马斯赢了。这买卖怎么算都是内塔尼亚胡亏,他能不害怕吗?
内塔尼亚胡几乎实现了自己所有目标,为啥还有不祥预感,害怕哈马斯成为最大赢家?
文史资鉴堂
2025-10-07 10:03:37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