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亲华反对派大获全胜!10月4日议会选举结果一出来,前总理安德烈·巴比什领导的“不满公民行动”党一举拿下将近35%的选票,斩获80个议会席位,把现任总理菲亚拉领导的执政联盟远远甩在后面。 现任总统帕维尔的履历堪称“冷战活化石”,北约将军出身,满脑子“价值观外交”,他上台后,将“对抗中国”视为政治正确,却忽略了最现实的代价: 2025年上半年,中捷贸易额暴跌19%,45亿克朗的投资项目被冻结,这组数据背后,是捷克传统产业的集体“失血”: 汽车业:作为捷克经济命脉,对华出口占其全球市场的15%,帕维尔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 税后,中国车企迅速调整供应链,捷克工厂订单量腰斩,工人被迫轮休。 机床业:中国曾是捷克高端机床的最大买家,占其出口总额的12%,因“人权问题”被制裁后,捷 克企业不得不转向欧盟市场,却因价格劣势被德国产品挤压,市场份额从25%跌至8%。 旅游业:布拉格曾是中国游客在东欧的首选目的地,2019年接待中国游客超50万人次,帕维尔 政府“限制中国投资”的言论传出后,中国旅行社纷纷下架捷克线路,2025年游客量不足巅峰期的 1/10。 更讽刺的是,帕维尔政府一边“硬刚”中国,一边却对美国言听计从,2025年捷克对美军售额激增300%,但美国支付的“安全保护费”远不足以弥补对华贸易损失。 巴比什的胜利,本质是一场“民生反击战”,这位70岁的政治家绝非“等闲之辈”:他出身化肥大王,2017年创立“不满公民行动”党,主打“反精英、反腐败、反移民”,2018年成功组阁成为总理,2021年因“利益冲突”丑闻下台后,他蛰伏四年,2025年带着三大“杀手锏”卷土重来: 1. 经济牌:承诺将增值税从21%降至19%,取消对低收入群体的能源税,并重启中捷经贸合作,他的竞选广告直击要害:“当德国企业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时,捷克为什么要自己砍掉一条腿?” 2. 外交牌:明确表示“反对无条件支持乌克兰”,呼吁减少对美军售,转而寻求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合作,他甚至在集会上调侃:“我们不是美国的第51个州,没必要为他们的战争买单。” 3.移民牌:针对执政联盟“接收10万乌克兰难民”的政策,巴比什提出“优先保障捷克人就业”,并承诺加强边境管控,这一立场在通胀高企、住房紧张的背景下,迅速赢得蓝领选民支持。 2024年地方选举中,“不满公民行动”党已拿下全国13个州中的10个,此次众议院选举更是“乘胜追击”,选民们用选票传递了一个信号:在生存面前,意识形态必须让路。 捷克的选举结果并非孤例,放眼全球,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平衡术”正成为主流:2025年中期选举中,阿基诺家族复出、杜特尔特家族坚守、马科斯家族内斗。 欧尔班政府长期被欧盟批评“亲华”,但匈牙利却成为中企在欧投资的最大受益国之一,2025年匈牙利GDP增长3.2%,远超欧盟平均水平,欧尔班的支持率反而升至65%。 武契奇政府在欧盟压力下仍坚持与中国合作建设铁路,2025年塞尔维亚对华出口额增长40%,成为巴尔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小国的生存空间,取决于能否在大国夹缝中找到“利益最大公约数”,当美国要求盟友“选边站”时,捷克选民用行动证明:我们选的是“饭碗”,不是“阵营”。 捷克的选举结果,折射出全球化退潮时代的深层矛盾:一方面,大国博弈日益激烈,小国被迫“站队”;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已深度绑定各国利益,断链代价高昂。 当巴比什在集会上高呼“让捷克人优先”时,他击中的不仅是选民的经济焦虑,更是一个普世真理:在政治舞台上,再华丽的口号也抵不过一碗热饭的温度。 捷克的选举结果告诉我们:小国的生存之道,不在于“选边站”的勇气,而在于“算清账”的智慧,当大国忙着划分阵营时,小国早已明白,谁的饭碗更稳,谁的话才更值得听。 这场选举,或许只是全球化退潮时代的一个缩影,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民生,永远是政治的终极标尺。 选民们看着超市物价上涨、工厂裁员、旅游区冷清,终于用选票给出了答案:“你要价值观,我要饭碗!”
菲律宾防长布劳纳对又中国提劲了中国还在过双节,到处红旗飘飘,喜气洋洋。10月
【30评论】【38点赞】
用户10xxx14
一看就知道不是中国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汉奸一个,严查三代,揪出背后境外势力。
松柏耐寒
谁会在乎一个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