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大陆开始“选人”了!很多人还在盯着国民党下一届主席的人选,以为那才是关键

幕沧小澜 2025-10-07 18:45:08

[下雨]大陆开始“选人”了!很多人还在盯着国民党下一届主席的人选,以为那才是关键。错!从洪秀柱受邀出席阅兵,到如今苑举正、周锡玮亮相“重庆·台湾周”,其实我们早就用一封封正式邀请函,告诉了大家谁才是我们真正想对话、愿意长期合作的人。   现在两岸交往早就不盯着岛内哪个大人物当家,谁当党主席也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点,反而是那些勇敢站出来,立场鲜明表达两岸认同的人,被一封封正式邀请函直接拉进对话圈。   这种操作把传统的政治套路彻底改写了,过去大家常觉得只有等岛内换个“合适的主席”,两岸关系才有戏,而如今大陆明显把筛选重心放在了个人实际态度上。   洪秀柱是最好的例子,她在高位的时候就坚定支持两岸同属一家,卸任后依然活跃在各种交流场合,被邀请出席北京大型活动。   这种“看行动不看职位”的逻辑很清晰,谁愿为两岸合作发声,谁就能进入合作网络。   这些年在两岸活动名单上,可以频繁看到像苑举正、周锡玮这样的新面孔,他们或学者或地方官员,其中不乏民间意见领袖,却都被推到两岸交流舞台前。   重庆·台湾周这样的活动,在他们的参与下不仅气氛热烈,也为接下来两岸多层次交流提供了新支点。   两岸过去时不时因为岛内政党变动,交流刚热络起来马上又被打断,谁坐主席位都像临时工一样难以把握,而现在大陆干脆主动出招,专门挑那些认同核心价值的人分散布局。   这等于是把风险切开,每个人就像网络节点一样,一处断了也不影响整体,以前常担心岛内政局突然变脸让交流瞬间归零,现在各领域都有愿意沟通的伙伴,和平声音始终有人在传递。   大陆挑人的标准很直接:支持一个中国框架,敢于公开反对分裂;平时真心参与对话,不怕外界压力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政治人物到学者,再到企业界和文化圈,只要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官方都会发出邀请。   那些有份受邀的人,成了两岸和平推动的象征,有些人原本只是在岛内发表言论,现在经过多层互动后,观点慢慢传导到民间,让对两岸未来有点盼头的人逐渐增多。   这种挑人策略为长期布局也开了新路,被选中的人不只是代表自己,更像社区影响者,能带动身边人思考统一和融合的逻辑。   像洪秀柱过去受邀参加重大活动,就引发不少台湾民众重新思考历史,两岸民间不少企业家也在活动后积极西进。   除了重庆台湾周这样的盛会,一线城市也在搞类似交流,邀请台湾青年和商家参与创新创业,甚至两岸媒体都加强了正面报道,鼓励更多人下场参与。   不止是政治场合,经济行业、医疗、文化等也都在用类似的方法拉近距离,参与者从普通群众到青年才俊,谁肯合作谁就能抓住机会   大陆的这种“选人”操作也是在积累两岸合作的社会基础,很多被邀请的人回岛内后会主动分享经验,影响更多人加入对话,也让两岸关系逐渐从高层指令转向全民参与。   如果说以前的两岸交流像一条单线,现在就是一张大网,有人稳固基础,有人注入新活力,每个节点都为和平与融合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未来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的邀请,这些名字的背后藏着两岸布局的新思路,也烘托出大家对和平合作的真实期待。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