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印度得罪中国,要中国归还港口99年使用权,没想到看到违约金后又妥协了。 说起汉班托塔港这事儿,得从头捋捋。港口是2008年马欣达政府时期建的,当时斯里兰卡想开发南部经济,先找印度和日本帮忙,人家一看位置偏、没配套工业区,觉得不划算,就没接手。最后中国路桥公司中标,贷了12.8亿美元,利率是商业水平的2%,没附加政治条件。港口2010年开张,但因为规划问题,吞吐量上不去,连年亏本,到2017年欠债1.3亿美元。斯里兰卡政府没法还,就和中远海运港务签了协议:中国公司投11亿美元,拿70%股权,租期99年,斯方保留30%股份和主权。协议一签,印度那边就炸锅了,因为港口离印度南部就几百公里,卡在印度洋航道上,战略位置太敏感。 戈塔巴雅2019年11月上任没几天,就开始动作。印度总理莫迪第一时间打电话祝贺,还抛出援助橄榄枝,说要帮着搞铁路和能源项目。戈塔巴雅一看有机会,觉得能借印度势力改写协议。他公开说前政府签的租约是错误决定,11月底就让外交部递交照会,要中国终止合同。底气呢?全靠印度承诺的援助和合作,让他觉得有谈判筹码。结果中方很快就回话,拿出协议细则,一条条算账:单方面终止,得赔本金、运营损失和预期收益,总额得超100亿美元。那时候斯里兰卡外汇储备就剩几亿美元,连进口油粮都紧巴巴,哪扛得住这笔钱。财政部一看数字,直接懵了。 更气人的是,戈塔巴雅赶紧找印度要帮忙分担违约金,对方光说援助项目,却不提掏真金白银的事儿。印度给的援助多是小打小闹,像捐几台二手火车头或补轮渡补贴,根本碰不到债务核心。戈塔巴雅这下子傻眼了,闹剧没撑一个月,他就改口,说协议是纯商业合作,赶紧撤回照会。说白了,这步棋走得太冒失,小国外交不是儿戏,靠口头承诺站队,容易把自己坑进去。港口本来就不是什么债务陷阱,斯方自己找上门要贷款的,问题是配套没跟上,导致亏损。中国接手后,第一年吞吐量就翻了好几倍,收入破30亿人民币,本地开始见实效。 这事儿没完,戈塔巴雅的短视决策很快就反噬。2020年新冠一闹,斯里兰卡经济雪上加霜,他上台时承诺的减税和农业有机化,听着好听,实际加重财政负担。2022年上半年,外汇储备跌到5000万美元以下,外债却堆到510亿美元,超市断货,加油站排长队,通胀率飙到70%。民众忍不了了,4月开始街头抗议,7月9日上百万人在科伦坡总统府外集会,冲进去砸了场子。戈塔巴雅连夜跑路,先飞马尔代夫,再转新加坡,7月14日从酒店传真辞职信。议会投票换了临时总统,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上台,家族势力一落千丈。戈塔巴雅9月偷偷回国,住进医院避风头,后来低调生活,没再露面。 经济崩盘后,斯里兰卡求生要紧,国际债权人排队谈重组。中国进出口银行2023年9月第一个签协议,延期还款两年,给喘息空间,其他国家跟着效仿。总债务里,中国份额也就10%多点,不是最大债主。汉班托塔港这边,中国运营团队没停步,2024年底直接雇了上千人,基本是本地人,间接拉动五千多个岗位。园区建起物流中心和工业区,货轮来来往往,炼油厂项目投37亿美元,建成后能省进口油钱,还把港口变能源枢纽。危机最狠时,中方还给员工发食品包和廉价汽油,帮着稳民生。这些实打实的改变,让当地人慢慢看到好处,比空谈外交靠谱多了。 回过头看,戈塔巴雅想抱印度大腿摆脱中国影响,本意是想护主权,但忽略了合同刚性和经济现实。印度援助虽多,却多是象征性,解决不了根子问题。中国这边,合作靠的是务实,贷款利率正常,没强加条件,港口从白象工程变赚钱机器,就业和收入都上台阶。斯里兰卡这几年教训深刻,小国夹在大国间,选边站队风险大,平衡发展才稳当。汉班托塔现在热闹起来,集装箱堆成山,企业进驻,工人拿稳定工资,这些比任何口号都管用。戈塔巴雅的遭遇,也提醒大家,政客决策得算民生账,别光图一时痛快。
为了印度得罪中国,要中国归还港口99年使用权,没想到看到违约金后又妥协了。 说
文史啊旺
2025-10-07 23:46: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