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8年,孝庄照例去给姑姑哲哲请安。突然,身边侍女惊呼:“庄妃,小心有火!” 跑到近前一看,似有蛟龙盘旋在庄妃裙裾之上,且赤光灿烂。哲哲大笑:“有贵子要降生!”这是关于福临降生的一段传说。为他日后成为皇帝,增添了神秘色彩。 说起清朝开国那会儿的那些事儿,总绕不开孝庄这个人。她本名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姑娘,十三岁就远嫁后金,成了皇太极的侧妃。那时候的后金正忙着跟明朝干仗,皇太极忙得脚不沾地,她呢,就在沈阳的宫里帮着打理内务,顺带生儿育女。崇德三年,也就是1638年,她生下了第九个儿子福临,这孩子后来就是顺治帝。宫里头流传的那个蛟龙异象的传说,就跟这个出生有关。其实清朝的这些传说,多半是后人编的,目的是给皇室添点神圣光环,稳固人心。 科尔沁在清初的地位可不一般。努尔哈赤建后金时,就靠满蒙联姻拉拢蒙古部落,科尔沁是重头戏。皇太极的五个宫妃,全是科尔沁人,哲哲就是其中一个,她是莽古斯贝勒的女儿,早年嫁进来,生了女儿布木布泰,后来封了皇后。庄妃和哲哲是姑侄关系,同出科尔沁,这层血缘让她们在后宫里互相有个照应。满蒙联姻不是儿戏,它直接影响清朝的军事和政治稳定。科尔沁骑兵是清军的主力,联姻等于绑牢了这个盟友。福临出生那年,皇太极正跟明军在辽东拉锯战,国库空虚,士兵疲惫,他自己也身体不行了。庄妃生福临的时候,宫里刚好皇八子夭折两天,这孩子来得正是时候,算是填了空缺。 皇太极这个人,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从小就显露出军事天赋。万历末年,他跟着父亲打仗,十三岁就上阵杀敌,成年后统领正黄旗,攻下抚顺、沈阳这些明朝重镇。天聪十年继位大汗,改元崇德,建了盛京皇宫,把后金变成大清帝国。他在位十七年,吞并蒙古诸部,灭掉朝鲜,搞定锦州围城战,奠定了清朝入关的基础。可惜他走得突然,1643年八月,在清宁宫猎归后中风倒下,才五十二岁,就这么没了。临死前啥遗诏都没留,这下子麻烦大了。清朝的继承制度,本来是八旗共议,按努尔哈赤的规矩,诸王贝勒一起商量选汗。可皇太极在位时,改了八旗旗主归皇帝直辖,削弱了诸王权力,这时候一死,旧制度和新格局撞车,朝堂上顿时乱套。 庄妃在这时候出手了。她不是坐以待毙的主儿,早年科尔沁的家教让她懂政治,手腕也硬。皇太极死后,她知道豪格上位也好,多尔衮上位也罢,自己母子都悬。满蒙联姻的传统,让她明白科尔沁血统是王牌。她私下找索尼商量,这位正黄旗大臣是两黄旗的骨干,早年帮皇太极处理蒙古婚事,办事靠谱。庄妃点醒他,科尔沁出身的皇子才有外族屏障,豪格母亲乌拉那拉氏的部落弱鸡,不顶事儿。索尼一琢磨,对了,两黄旗效忠皇太极亲子,豪格是长子,但多尔衮两白旗太强势,得平衡。她还提醒,豪格上位后,正蓝旗压两黄旗,旗主间容易起冲突。索尼听完,回去游说济尔哈朗,这镶蓝旗旗主本来中立,一加入,豪格就控四旗,胜算大增。 眼看豪格要赢,多尔衮不干了。他的兄弟阿济格和多铎跳出来反对,殿上吵翻天。豪格气急败坏,自称德薄福浅,甩袖子走了。这下子傻眼了,他一走,票数少了好几张。索尼见机,转而支持皇子继承,但不指定豪格,改推六岁的福临。多尔衮一看,形势逆转,赶紧附和,条件是自己和济尔哈朗共摄政。鳌拜这时候带镶黄旗兵围殿,高喊拥立皇子,逼得大家没法再闹。结果就这样定了,福临登基,是为顺治帝,年号顺治元年。庄妃的算盘打得准,她保住了儿子,还避开收继婚的麻烦。多尔衮表面退让,实际拿了摄政王位,自称皇父,权力大得很。 顺治登基后,清朝加速入关。1644年,多尔衮率军破山海关,李自成败走北京,他扶福临进紫禁城,迁都北京。这步棋走得快,避免了八旗内斗。科尔沁联姻继续发挥作用,顺治大婚娶了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稳固蒙古支持。顺治亲政前,多尔衮独揽大权,搞定吴三桂这些汉将,平定江南残明势力。可他太强势了,穿明朝龙袍,住养心殿,诸王敢怒不敢言。豪格那边,多尔衮先是贬他,后来以谋反罪幽禁,1649年逼他服毒自尽。豪格这人,军事上行,政治上太冲动,一走就丢了江山。 顺治十八年,多尔衮狩猎时摔马死了,年仅三十九。顺治亲政后,马上追夺他的王爵,掘坟鞭尸,罪名是擅权谋逆。其实多尔衮对清入关有功,但他的野心和专断,让皇室忌惮。济尔哈朗也遭贬,索尼和鳌拜成了辅臣,四大臣辅佐顺治。顺治在位十八年,推动剃发易服,镇压三藩,奠定清朝基业。可他身体弱,早年丧母,十六岁就守寡,生活挺惨。康熙元年,顺治崩逝,年二十四,传位三子玄烨,就是康熙帝。孝庄这时成了太皇太后,辅佐孙子,活到康熙二十七年,七十五岁高龄才走人。她一生见证清朝从东北小国变大帝国,科尔沁血统帮了大忙。
1638年,孝庄照例去给姑姑哲哲请安。突然,身边侍女惊呼:“庄妃,小心有火!”
回忆只剩悲凉
2025-10-08 02:32:18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