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亲姐弟!”河南,弟弟结婚了,姐夫特意过来随礼,可看到金额之后,弟媳妇坐不住了,赶紧掏了2万块钱想要送回去,原来姐夫竟然一口气送了6万。 婚礼结束清点礼金时,弟媳妇拿着礼单的手都微微发颤——姐姐姐夫塞的红包里整整六万元,比其他所有亲戚的礼金加起来还厚实。小两口心里又暖又慌,暖的是亲人这份情意重如泰山,慌的是这礼数大得让人接不住。隔天弟媳妇特意请姐夫到家里吃饭,茶余饭后掏出两万现金往回递,话说得诚恳:“礼太重了,我们收着心里不踏实!” 姐夫正刷手机呢,见状立马站起来摆手。见弟媳妇执意要塞钱,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放下话:“再这样我可真生气了,以后都不来了!”这话听着像威胁,却是家人间特有的亲昵。在他眼里,这六万不是普通礼金,而是帮弟弟站稳脚跟的“家庭基金”。姐姐早就琢磨过,弟弟刚组建小家,用钱的地方多,这钱得让两口子起步轻松点。 网友们的争论倒比当事人还热闹。有人羡慕姐姐姐夫是真疼弟弟,也有人嘀咕“人情紧过债”,下次姐姐家办事,弟媳妇该回多少才算够数?更有人直言,真想帮衬不如提前给钱不记账,如今随礼六万反而成了人情债。其实这场推让背后,藏着两代人家庭观的碰撞。姐姐姐夫那辈人讲究亲情至上,付出从没想过等价交换;弟弟弟媳作为年轻人,却更看重礼尚往来,生怕欠下人情。 随礼这回事,规矩和人情总得找个平衡点。老话讲“礼尚往来”,金额得大致对等,但也不能光盯着数字较劲。姐夫拒绝回礼,无非是想告诉小两口:家人之间有些账越算越生分。可现实中,若家家都照六万的标准攀比,亲情反倒被礼金压得喘不过气。真正的情分,该是姐姐姐夫这样量力而出的担当,也是弟媳妇懂得回礼的分寸感。 物质有价,情义无价。推来让去的两万块钱,比六万本身更见真心——姐夫怕弟弟受苦,弟媳怕姐姐为难,这份互相体谅的心思,才是亲情最结实的底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羡慕了!河南一弟弟结婚,姐夫姐姐竟然随礼6万,更让人诧异的是,事后弟媳妇想回礼2
【22评论】【17点赞】
风云起天甭地碎
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