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一名台湾连长冒死游泳横渡台湾海峡回到了大陆。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妻子在接受审问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我丈夫曾说,如果有一天自己突然失踪了,我就要像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 主要信源:(凤凰卫视——1979年从台湾泅海到大陆:他说这个想法由来已久 I 专访林毅夫) 1979年5月16日深夜,金门岛马山岗哨的国民党军队营地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 值班的文书兵发现连长林正义不在寝室,桌上摊开的潮汐表停留在晚上十点退潮的位置。 营地里里外外都找遍了,只在海边草丛里发现一双写着"连长"字样的球鞋。 副连长意识到情况严重,立即下令全岛搜查,但始终没有找到林正义的踪影。 这位突然消失的连长,就是后来闻名中外的经济学家林毅夫。 他1952年出生在台湾宜兰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开理发店,母亲帮人洗衣。 虽然家境不富裕,但林正义从小读书用功,197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台湾大学农学院。 让人意外的是,一年后他放弃台大学业,选择参军报国。 这个决定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高度赞扬,还给他颁发了"优秀青年奖章"。 在军队里,林正义表现突出,后来被保送到政治大学攻读MBA。 1978年,他被派往金门岛马山岗哨担任连长。 这个哨所距离大陆只有十公里,透过望远镜能清楚看到厦门港的灯火。 林正义经常收听大陆的广播,对祖国的发展情况越来越了解。 他特别关注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其中"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这句话深深打动了他。 在金门服役期间,林正义听说过去有军人泅渡回大陆的先例。 这个念头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他开始每天清晨到海边跑步,傍晚练习游泳,为可能的渡海行动做准备。 1979年5月14日,他拿到当月潮汐表,发现16日晚上会出现年度最大退潮,这为他提供了绝佳时机。 5月16日傍晚,林正义以"夜间演习"为名,调整了哨所的布防安排。 他特意调走巡逻艇,命令士兵遇到游泳者不得开枪,还安排播音站官兵点名后不得外出。 当晚十点,趁着退潮和探照灯巡逻间隙,他穿过雷区抵达海边,换上泳衣跃入海中。 在冰冷的海水里游了三个多小时后,他终于靠近大陆的角屿岛。 解放军哨兵发现后,用扩音器指引他安全上岸。 到大陆后,林正义改名为林毅夫,取自《论语》中"士不可不弘毅"之意。 他被安排到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当时大陆的经济学教育还以政治经济学为主,他带来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让师生们耳目一新。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访问北大,林毅夫担任翻译。 他提出的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引起舒尔茨的兴趣,后来受邀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 在美国求学期间,林毅夫刻苦努力,每天在图书馆学习十二个小时。 他与分离多年的妻子在美国团聚,妻子一边打工一边攻读博士学位,全力支持他的学业。 1987年学成归国后,林毅夫拒绝行政职务,选择在北大教书。 他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提出的"渐进式改革"理论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参考。 1994年,他牵头成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深入各地调研,为国家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008年,他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成为首位担任此职的中国人,向世界推广中国的发展经验。 但是,林毅夫心中始终有个遗憾。 因为当年从台湾来到大陆,他被台湾当局视为"叛逃",被禁止返乡。 1996年和2002年,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他都未能回台奔丧,只能在北京设灵祭拜。 每当清明时节,他都会带着家人在北京郊外种树,寄托对父母的哀思和对故乡的思念。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9年,一名台湾连长冒死游泳横渡台湾海峡回到了大陆。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妻子在
秋水伊人行者
2025-10-09 02:00: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