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爷:“我是吃饭挣钱,只要活着还能吃饭,国家就给我钱!你们年轻人是挣钱吃饭,吃完再去挣钱……”网友:大爷说的话真精辟! 大爷领着退休金,穿着名牌阿玛尼衣服,天天去公园散步,几个年轻人羡慕他的生活。 而大爷却给他们说教,大爷说:“不用羡慕我,50岁男女,不分漂亮不漂亮了!50岁了,你再是靓男靓女都不分了!60岁不分职务大小,你是当官或者工人,都退休了,什么都不分了。70岁不分有钱没钱了,你有钱都花不出去了!你花什么,你再穿漂亮的衣服,再好的东西,你吃的了吗?消化不了了!你穿再好的衣服也没有用,你看我穿名牌有什么用?现在就老头老太太有钱,我们现在是吃饭挣钱,你们年轻人是挣钱吃饭,每天去挣钱吃饭,吃完又去挣钱,,我们只要能吃饭,那国家就给钱……” 此事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说,老头活的通透,难怪精神身体状态这么好,家常话里处处充满哲理! 也有网友说,虽然老头说的是事实,但太讽刺了,干活的比不干活的赚的还要少,这样年轻人还有动力吗? 还有网友说,还是城里人舒服,老了可以吃饭挣钱,咱农村人一辈子都是挣钱吃饭。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大爷的话虽是事实,但却充满了讽刺意味。 干活的年轻人每天辛苦打拼,赚的钱可能还不如不干活的退休老人多。这种收入分配的差异,无疑会打击年轻人的工作积极性。 当年轻人看到自己日夜操劳,却难以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回报,而老人只需“活着吃饭”就能有稳定的收入时,他们难免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沮丧。 长此以往,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又从何而来? 再看城乡差异,有网友感慨城里人老了可以“吃饭挣钱”,而农村人一辈子都是“挣钱吃饭”。这反映出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均衡。 城市老人凭借完善的社保制度,能够享受相对优渥的退休生活;而农村老人由于社保覆盖不足、经济来源有限,往往需要继续劳作来维持生计。 这种差距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也影响了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大爷的“吃饭挣钱论”看似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解读,实则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暴露出了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距等问题。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大爷所传达的那种表面的“通透”,而应该深入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体系,让年轻人有奋斗的动力,让农村老人有安享晚年的保障。
保姆给自己打了一碗饭正准备和雇主一起共进晚餐。女主人叫住她,阿姨,我们是不和保姆
【232评论】【104点赞】
异客
这个公平恐怕不是拿退休和正在上班的比,毕竟正在上班的到了退休也是一样。说白了,这样比就是现在的自己反对将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