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这么强大,其实是很反常的,按理说,中国应该比现在更穷、更落后、更弱才对。因为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要从一无所有走到现在这个水平,要花好几百年时间。可中国却不一样,几十年就完成了别人几百年的发展。 几十年前,如果有人说中国会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国家,大概没有几个人会相信,按照常理,一个从一穷二白起步的国家,本该长期陷在贫困和落后之中,欧洲和美国走过的那条路已经说明了规律: 英国从工业革命到成为发达国家用了两百年,美国完成崛起也花了近一个世纪,而且还靠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红利,可中国偏不按剧本走,这“反常”背后全是实打实的硬功夫。 几十年前那会儿底子咱们有多薄?这么说吧,全国80%的人是文盲,大学里的在校生才10多万,研究生更是只有629人,说句“人才凋零”都算客气的。 经济上更惨,1952年农业占GDP的一半还多,83.5%的人都在地里刨食,工业基本就是手工作业,连个像样的机器都造不出来,按欧美那套靠殖民掠夺积累原始资本的玩法,咱们既没抢过别人,也没靠别人输血,确实该“理所应当”地穷下去。 但中国最绝的就是会攒家底,而且专挑最费功夫的领域下手,首先是抓教育,这步棋下得太长远,从扫盲运动到两基攻坚,一点点啃硬骨头,到2023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都到2.5亿了,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05年,新增劳动力更是平均读过14年书。 要知道,1982年这数才刚过8年,短短几十年攒出这么多有文化的劳动力,这可不是靠天上掉馅饼,是真金白银砸在教育上的结果。有了人,发展工业才有底气,现在咱们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从高铁到核电,从新能源到芯片,能自己造全套,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再看经济打法的灵活度,改革开放前先集中力量搞重工业,攒下基础;改革开放后立马打开门做生意,还赶上了全球化的快车,1978年的时候,咱们出口的一半以上还是初级产品,到2018年工业制成品占比飙到94.6%。 今年更厉害,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占了六成,增速快10%,彻底摆脱了靠卖资源换钱的老路,而且还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对美出口下滑没关系,对东盟、非洲的出口照样涨14.6%、24.6%,“一带一路”的贸易额占了一半还多,这韧性比欧美那些依赖旧殖民市场的国家强多了。 别以为这是靠资源堆出来的,那可是踩碎了西方的刻板印象,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10年还说,14亿中国人富起来是灾难,潜台词就是“好资源得我们先占着”,可事实呢?美国3.3亿人消耗全球四分之一的石油,咱们14亿人搞发展,单位GDP能耗还年年降3.3%。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5.3%,欧元区才0.6%,美国1.2%,咱们靠的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6%,靠新能源汽车一年造500万辆,靠光伏风电装机量占全球40%以上,这跟欧美那种高消耗模式根本不是一回事。 其实,哪有什么“反常”,不过是中国没走欧美那种靠掠夺、靠消耗的老路,别人几百年才走完的路,我们几十年跑完,是因为每一步都踩在点上:抓教育攒人才,建工业打基础,搞开放抓机遇,谋创新破瓶颈,那些说中国该更穷更弱的人,要么是没看见咱们吃的苦,要么是舍不得放下西方中心论的傲慢。 说到底,中国的发展打破了“现代化只能走西方路”的神话,14亿人不靠抢、不靠耗,靠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实现发展,这不是反常,是对旧发展逻辑的超越,以后再有人说这不合常理,不妨让他们看看那些从文盲变成工程师的劳动者,看看那些从农田里长出来的工厂,看看那些绕着地球跑的中国高铁,这世上最合理的事,就是努力的人终有回报,务实的国家终会强大。
中国凭什么打破西方魔咒?14亿人的逆袭之路让世界沉默!
茂盛楼兰
2025-10-09 11:15:34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