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年,孙权的小女儿孙鲁育,临刑前,盯着廊下人影嘶吼:“孙鲁班!我们同是步夫人所生,你为何非要我死?”孙鲁班说:“当年让你帮我对付孙和,你偏护着他。今日之死,是你选的。” 话音刚落,斧头扬起。百姓的叹息里,藏着东吴皇室最脏的秘密。 谁能想到,这对死敌曾是孙权最宠的女儿?孙鲁班字大虎,孙鲁育字小虎,都是宠妃步练师所生 —— 步夫人 “宠冠后庭”,姐妹俩自幼享尽荣宠。 早年她们也曾亲密:孙鲁班初嫁周瑜之子周循时,孙鲁育还绣了鸳鸯帕送行。可孙权称帝后,一切变了 —— 孙鲁班改嫁大族全琮成 “全公主”,孙鲁育嫁左将军朱据成 “朱公主”,夫家立场不同,反目早已埋下伏笔。 241 年,太子孙登病逝,成了一切的转折点。孙权立孙和为太子,却给鲁王孙霸同等待遇。朝堂立刻分成两派,孙鲁班的私心也藏不住了。 她恨孙和,全因孙和之母王夫人 —— 步夫人在世时就和王夫人不对付,王夫人眼看要封后,孙鲁班忍不了。 借着孙权的宠爱,她偷偷监视孙和,还诬告:“孙和没去祭祀,去张休家密谋!” 病中的孙权当场震怒,王夫人直接忧惧而死。 为扳倒孙和,孙鲁班拉上孙霸,又找妹妹结盟:“孙和母子跟我们不睦,帮鲁王,以后少不了好处。” 孙鲁育却抽回手:“太子是父皇立的,没过错,怎能搅乱朝局?” 她丈夫朱据本就是太子党,这份正直刻进了骨子里。 “你不帮我,日后别后悔!” 孙鲁班摔门而去,姐妹间的缝彻底成了鸿沟。 这场太子之争很快成了浩劫:丞相陆逊因支持孙和,被孙权斥责后忧愤而死;太子太傅吾粲上书调走孙霸,反被诬陷下狱处死;朱据更惨 —— 带群臣跪宫门为孙和求情,被视作 “逼宫”,杖责百下流放,最终赐死。 250 年,孙权用极端方式了结:废孙和为南阳王,赐死孙霸,连党羽一并杀了。可他没砍断孙鲁班的野心。 孙鲁班早盯上了年幼的七子孙亮 —— 觉得小孩好操控,就把夫家侄孙女全惠解送进宫嫁孙亮,还联合孙亮之母潘妃。最后孙亮被立为太子,全氏一族 “侯有五人,典兵马”。 252 年,孙权病重,想召回孙和重议继承人。孙鲁班立刻拉着孙峻、孙弘哭劝:“孙和复位必报仇!” 硬生生拦了下来。孙权驾崩后,十岁的孙亮即位,孙鲁班成了幕后掌权者。 此时的孙鲁育早已心死:丈夫惨死,太子党覆灭,她带子女隐居,从不碰朝政,只求安稳。可她忘了,权力游戏里 “不站队” 也是罪 —— 尤其对记恨她五年的孙鲁班来说。 孙鲁班凭 “长公主” 身份,加与权臣孙峻私通结盟,在朝堂呼风唤雨,连诸葛恪倒台都有她的影子。她需要敌人巩固权力,温顺的妹妹成了最佳靶子。 255 年,机会来了:孙仪等大臣谋刺孙峻泄露,孙仪自杀,孙峻大肆株连。孙鲁班立刻找孙峻:“孙仪谋反,孙鲁育早跟他勾结!” 孙峻连查都不查,直接下令抓孙鲁育。士兵闯府时,孙鲁育正教女儿刺绣,见刀兵瞬间明白:“是孙鲁班,对不对?” 刑场上的质问没换来半分怜悯。孙鲁育死后,尸体被扔去乱葬岗,连块墓碑都没有。而孙鲁班的权势到了顶峰 —— 全氏满朝堂,连孙亮都要让三分。 可权力盛宴从不长存。孙亮长大后,厌恶孙峻、孙綝兄弟的跋扈,更对二姐之死起了疑。 257 年,“朱主冤死” 的流言传到孙亮耳中。他召来孙鲁班拍桌质问,孙鲁班立刻甩锅:“是朱据儿子朱熊、朱损告诉孙峻的,我也被蒙骗了!” 她知道朱熊、朱损是孙綝亲信,孙亮果然信了,派丁奉杀了二人 —— 却彻底激怒了孙綝。 258 年,孙綝政变围宫,废孙亮为会稽王,立孙权六子孙休为帝。孙休表面顺从,暗地里联合张布、丁奉杀了孙綝及其三族。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孙鲁育平反,追封 “顺阳公主”,迁葬蒋陵。 而孙鲁班的结局早已注定:被夺封号,流放豫章郡。金钗换成粗布衫,权势成了过眼云烟。建业城再也没有 “全公主” 的踪迹。 这场始于权欲的悲剧,终以权欲终结。孙权若地下有知,见最宠的两个女儿一死一流放,不知会不会后悔当年的偏爱与草率? 说到底,皇权面前,亲情是棋子,正直是尘埃。那些被权力吞噬的灵魂,终究成了历史里一声无奈的叹息。
255年,孙权的小女儿孙鲁育,临刑前,盯着廊下人影嘶吼:“孙鲁班!我们同是步夫人
没睡醒的芭比
2025-10-09 13:53:18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