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 年,张作霖派韩麟春揣 50 万大洋去上海买军火,结果这人把钱全输在赌桌上。消息传回奉天,张作霖拍了桌子,却没喊杀,反倒下令:“再汇 100 万!50 万买军火,剩下 50 万让他把钱赢回来!” 那会儿张作霖正忙着扩军,一边要对付南方的段祺瑞,一边要稳住东三省,军火就是命根子。他选韩麟春,是信这人 —— 老部下出身,混过 “胡子” 也打过硬仗,枪法准胆子大,就是有个要命的毛病:好赌,只要见着牌桌,魂儿都能勾走。 韩麟春一到上海,军火商的门没进,先扎进了赌场。十里洋场的赌场里灯火通明,比战场还让他挪不动脚,连着三天两夜熬得人脱相,50 万大洋输了个底朝天。这事要是搁别人身上,按张作霖的脾气,枪毙都算轻的,可他盯着电报看了半天,只说了句:“他是输了,不是贪了。” 随后就叫管账的拨款:“再给 100 万,一半买枪,一半让他翻本。” 张作霖的心思透亮:韩麟春虽好赌,却不贪私,输的是公款,不是揣进自己腰包;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这人身上有股赌徒的狠劲 —— 输了不怕,给机会就敢搏,这种人比那些表面规矩、背地里捅刀子的软蛋靠谱。 当然,张作霖也没真当甩手掌柜,派了人盯着韩麟春,还配了助手盯着军火买卖,怕他再犯浑。韩麟春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到了上海连麻将桌都不敢靠近,亲自跑货行、见中间人,连夜敲定合同,不光把军火买齐了,价格还比预期低了一成。 剩下的 50 万,他还真敢拿去赌,这次运气倒顺,不仅把之前输的赢了回来,还多赚了一笔。这事在奉系军里传得沸沸扬扬,有人笑韩麟春不靠谱,更有人佩服张作霖的胆识 —— 在那个枪杆子说话的年代,能容下一个 “误事的赌徒”,没点魄力根本做不到。 张作霖的用人逻辑,透着股江湖气的实在:他不管人 “干不干净”,只看 “能不能用”。他自己就是从 “胡子” 起家,靠烟土、买卖、斗狠打地盘,最懂 “人无完人” 的道理 —— 不怕有缺点,就怕没血性、不忠诚。比起那些表面清廉、遇事就投敌的伪君子,韩麟春这种敢赌敢担、不藏私的人,反倒让他放心。 虽说这种用人方式有风险,但 1918 年的张作霖没赌错 ——100 万不仅换回了急需的军火,还保住了一个能打仗、敢扛事的部下。后来有人拿这事当笑话讲,张作霖却不当回事:“只要人能打仗,钱没了还能再挣。” 那句 “50 万买军火,50 万翻本”,听着像荒唐话,实则是张作霖吃透了人性 —— 他不信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只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信那些有缺点却够忠诚的 “实在人”。
100万换回军火与忠将!张作霖用人:不怕有缺点,就怕不忠诚!
百态小花园
2025-10-09 16:07:16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