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宣布了。美国政府停摆造成航空管制人员短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当天晚间发布通告称,芝加哥、达拉斯和纳什维尔等主要城市的航班出现大面积延误。 这事儿说来也挺闹心的,美国联邦政府从10月1日午夜起就因为国会没通过临时拨款法案,直接进入停摆状态。白宫那边很快就发了声明,说会保持基本服务运转,但一大堆联邦员工,包括航空领域的那些空管人员,得无薪干活儿。这停摆一拖就是一周多,到10月8日晚,FAA忍不住在官网上发了个通告,直指芝加哥、达拉斯和纳什维尔这些大机场的航班延误越来越严重。 话说回来,这不是头一回了,上次2019年停摆时也闹出类似问题,但这次来得早,影响也快。 先说说根儿上的事儿吧。停摆的核心是两党在支出预算上卡壳了,共和党那边想绑上移民改革啥的附加条款,民主党觉得这是在玩火。结果呢,联邦资金链子断了,FAA的空管系统首当其冲。FAA雇了大概1.4万名空管员,这些人被划为必需岗位,不能请假,只能硬着头皮上,但工资得等到停摆结束再发。 很多人一周干六天,疲劳积累,病假呼啦啦上涨,岗位空缺就出来了。FAA自己承认,人手紧巴巴的,只能通过减少进港航班数量来勉强维持。 到10月8日,这短缺已经影响到全国十几个机场了,不光是那三个重点城市。 拿芝加哥奥黑尔机场来说,FAA数据显示,平均延误时间拉到41分钟。 这机场是中西部枢纽,每天吞吐量巨大,延误一出,连锁反应就来了。航班排队等着降落,调度员少人手,效率直线掉。乘客那边,很多人本打算赶商务会或回家团聚,结果机场屏幕上全是红字,行李转盘转半天也没影儿。达拉斯沃思堡机场的情况也差不多,延误一度到30分钟。 南部交通要道,货运和客运混一起,短缺一咬人,延误就雪球般滚大。纳什维尔更惨,临时地面停飞令一发,延误飙到两小时以上。 音乐之城机场平时挺热闹,这次航班堆积,进出港都卡壳。 这延误不是孤立的,早两天就从周一开始发酵了。10月7日,FAA先报告了空管岗位短缺,芝加哥那边就减了每小时进港航班数。 到周二,波及范围扩大,纳什维尔、达拉斯、芝加哥外头,新泽西的纽瓦克机场也中招。 周三,10月8日,FAA又发话,说延误会持续第三天。 全国航班数据一拉,超过1万架次被耽搁,92%的航班勉强准点,但那8%的影响可不小。 极端例子是加州伯班克机场,塔台空了六个小时,飞机只好转去洛杉矶那边远程管。 这种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捏把汗,安全第一,但人手跟不上,风险就在那儿。 从经济角度看,这停摆坑的可不止乘客。航空公司每天烧钱,延误一小时,成本就上万刀。估摸着全国损失每天几十亿,股市上航空股也跟着晃荡。 空管员自己更难熬,无薪工作,压力山大,有人直言“快淹死了”。 FAA本就缺人,疫情后招募慢,这次停摆雪上加霜。运输部长肖恩·达菲在采访里说,得优先保障安全,但现实是岗位空缺率高,恢复得慢慢来。 国会那边呢,到10月9日还没松口。参议院周二又否了众议院的短期提案,两党还在拉锯。 共和党议长迈克·约翰逊坚持要连拨款带边境安全一起过,民主党觉得这是在拿民生当筹码。结果,75万联邦员工无薪,空管只是冰山一角。军队食堂都开始限量配给,公园关门,科研项目停摆。航空延误还外溢到波士顿、费城这些地方,TSA安检员也无薪,机场人流一多,排队时间拉长。 国际上,这停摆也让美国形象有点儿尴尬。欧洲和亚洲航线转机芝加哥的,延误一波波,外国旅客吐槽多。BBC报道说,这暴露了美国政治僵局的深层问题,两党为选票博弈,民生成牺牲品。
美国政府宣布了。美国政府停摆造成航空管制人员短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当
文史啊旺
2025-10-09 22:49: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