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不讲课却评正高,职称成权力护身符?谁在默许这游戏规则? 最近好几个校长被查了,他们头上挂着正高级教师、省级名师这些头衔,可早就不上课了,也不带班,成果都是别人干的,名字一挂就算自己的,这事儿不是偶然,是制度里早就有漏缝儿。 大家最想不通的是,一个从没进过教室的人,凭什么跟一线老师争正高,评审看的是论文、课题、获奖,从来不问有没有带过学生,校长手里有资源,换点成果容易,材料一摞一摞的,评委连翻都懒得翻,公示?也就是走个过场,谁也不会真去查。 问题出在三处,校长既能当官又能评职称,德国和芬兰早就不准这么干了,评审过程太 opaque,浙江搞了阳光公示,让老百姓也能打分,争议一下就少了大半,校长干得太久,平均快九年,时间一长,关系网就盘根错节,容易出事,深圳一搞轮岗,学校成绩上去了,贪腐也降下来了。 社会太信那些头衔,觉得有名师专家就一定靠谱,电影电视总演苦哈哈的好老师,可现实里那些荣誉,有时候不过是权力遮脸的布,很多人心里明白,就是不说出来。 教育部2025年说要改职称机制,可没敢直接不让校长参评,江苏和四川试过冻结行政岗的职称,结果推不动,老师大多支持改,可有些校长自己也评上了,就反过来讲,这算是激励人才。 真正该问的不是谁出了问题,而是谁有资格拿这些荣誉,如果校长的本事得靠学生和家长投了票才算,那空气自然就清了。教师副高评定
校长不讲课却评正高,职称成权力护身符?谁在默许这游戏规则? 最近好几个校长被查
能工智人
2025-10-10 16:00:11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