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石油贸易商已开始要求印度买家:用人民币支付” 最近几天,石油圈子里又传出个消息,让人觉得全球能源贸易这盘棋越来越绕不过人民币了。路透社10月7日爆出的独家报道说,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商开始直接跟印度国有炼油厂提要求:买我们的油,得用人民币付钱。这不是空穴来风,消息来源是熟悉印度公司采购俄罗斯石油的人士。他们点名了印度最大的炼油企业,国有控股的印度石油公司,已经用人民币结算了两到三批俄罗斯原油货款。当然,印度石油公司那边没马上回应评论请求,但这事儿已经在业内传开了。 说起这背后的门道,得从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说起。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美西方一轮轮制裁砸下来,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就得想办法绕弯子。美元这条路子越来越窄,欧盟还设了个石油价格上限,贸易商定价还得用美元标着玩儿,但实际收钱就得换成能直接兑换卢布的货币。人民币就成了热门选项,因为它在俄罗斯银行系统里流通顺溜,不用层层转手。以前,贸易商对印度买家还算宽松,允许用阿联酋迪拉姆或者美元付,但这些钱到手后,还得折腾着转成人民币才能换卢布。这多一道手续,时间长、成本高,现在贸易商觉得够了,直接要人民币,省事儿。 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对俄罗斯原油依赖不小。2023年以来,俄罗斯成了印度石油进口的最大来源国,占了四成左右。便宜的乌拉尔原油源源不断运到印度港口,帮印度炼油厂省了不少钱。但支付问题一直是个坎儿,现在用人民币一搞定,供应渠道就更稳了。有些俄罗斯贸易商本来就不爱收其他货币,这下印度国有厂的采购量能进一步放开。 回想2023年,那时候印度石油公司也试过用人民币付俄罗斯油款。最早是6月份,第一笔通过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和中国银行走账,标志着能源贸易去美元化迈了关键一步。但好景不长,中印关系因为边境摩擦闹得挺僵,印度政府不乐意,国有炼油厂就停了这一手。私营炼油厂不一样,它们灵活点儿,继续用人民币结算,没受太大影响。转眼到2025年,风向变了。印度政府对俄罗斯油的胃口还是那么大,去年一年进口量创纪录,价值上百亿美元。现在中印缓和,国有企业又捡起老办法,最近两三批货款直接人民币走起。这说明,地缘政治的温度计一升,经济合作的闸门就松了。 俄罗斯这边也不是被动等着。他们的央行早就在推去美元化。去年7月,俄罗斯中央银行第一副主席弗拉基米尔·奇斯秋欣公开表态,说央行会尽全力让人民币在俄罗斯的结算和投资中继续用下去,还承诺研究具体机制。奇斯秋欣这人干金融监管出身,从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就在央行混了三十年,现在管着金融市场监督。2023年5月他还接受采访,聊了市场波动下的风险管理,包括加强披露和资产完整性。到2025年,他还在莫斯科金融论坛上讲股票市场资本化目标,目标是占GDP的66%。央行这些动作,直接影响了石油贸易的货币选择。俄罗斯不光对印度推人民币,对中国、土耳其这些买家也一样,去年石油出口结算里,人民币占比蹿升到三成以上。 从印度角度看,这笔买卖划算。俄罗斯油价低,运到孟买或钦奈的港口,炼成柴油汽油卖出去,利润空间大。用人民币付,汇率风险小,因为人民币对卢布的兑换通道稳。印度外汇储备里,人民币持有量也在涨,去年底占了3%左右。贸易商定价还是美元基准,这样就能绕过欧盟的价格上限——每桶60美元封顶,超了就罚。但付钱用人民币,等值转换就行。这套玩法,让俄罗斯避开了制裁的枪口,也让印度买家多条路子。全球能源贸易这几年变天了,沙特也开始接受人民币付油款,金砖国家框架下,巴西、南非这些都跟着试水。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对美元霸权的冲击是实打实的。美西方制裁本想掐俄罗斯脖子,结果加速了多极化。俄罗斯石油出口没崩盘,反而转向亚洲,去年对欧出口腰斩,但对印中总和超了过去。印度呢,表面中立,实际捡了大便宜。2024年,印度从俄罗斯买了200万吨左右的折扣油,帮着压低了国内油价。但印度政府也得平衡,不想太得罪美国,所以支付方式上总有点儿小九九。2023年停用人民币,就是例子。 更广点儿看,这波操作反映了新兴市场的务实。俄罗斯卖油赚外汇,印度炼油赚差价,中国通过人民币国际化间接受益。路透社的来源说,这种结算模式会扩大俄罗斯油对印度国有厂的供应,因为有些贸易商铁了心不收其他币。2025年上半年,印度石油进口总量预计还会上涨,俄罗斯份额稳居第一。私营厂像信实工业,继续用人民币,没啥波澜。整体来说,能源贸易的货币篮子越来越多元,美元份额在缩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非美元结算在全球贸易中占比已超20%,石油领域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