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日本女记者采访南京大屠杀老兵,问“这辈子最开心的日子是啥时候?”老兵

阿皮历史库 2025-10-11 12:01:19

2005年,日本女记者采访南京大屠杀老兵,问“这辈子最开心的日子是啥时候?”老兵咧嘴笑:“占了南京那一个月。”再问“最痛苦的呢?”他耷拉着脸:“给美国人投降那天。”     这个场景来自日本女记者松冈环的采访笔记,彼时的她已往返中日40余次,后经新华社报道,国人也了解到了这位女士的事迹,她也被国人称作“日本的良心”。     1988年,正任职小学教师的松冈第一次踏上了南京的土地,她带着满腹疑问,希望在这座城市找到教科书中被日本抹去的历史真相。     当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紧握着她的手,噙着泪水请求“请你一定要把这个真相告诉日本的青年人”时,松冈环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了。     这位普通的日本女性可能从未想到,这句承诺将成为她毕生的使命。     1997年10月,松冈环联合其他有识之士,在东京、金泽、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六个城市连续三天开设“南京大屠杀热线”电话征集活动,还在报纸上登了消息。     第一个打来的老兵说,当年在南京的大马路上,尸体堆得能挡住视线,他们踩着尸体往前走。     靠着这样的线索,她顺着部队名册一个个打电话,有时一天要拨上百个号码。     有次寒冬,她坐了三小时电车去找一位老兵,刚敲门就被呵斥着赶走。     这样的闭门羹吃了无数次,她就改带些点心上门,趁老兵家人不在时轻声询问。     慢慢有人松口,说曾奉命用机关枪扫射人群,有人承认逼过年轻女孩,讲这些时甚至带着炫耀的神情。     松冈环最熟悉的老兵叫松村芳治,她前后采访了二十多次。     一开始对方只说杀的是“残军”,直到晚年才承认,那些人里有妇女和孩子,自己还凌辱过中国女性,说着他就老泪纵横。     但这样愿意忏悔的老兵太少了,在她收集的250份日军证言里,真心认错的只有三个。     2005年那次采访后,松冈环把录音带小心收好,那些年她攒下的不仅有录音,还有老兵的家信。     有封信里写着“歼灭五万敌人”,可附的证词却说,那些人里有刚会走路的孩子。     这些东西后来都捐给了南京的纪念馆,和美国人拍的影像、国际法庭的文件放在一起。     她的日子并不好过,日本右翼分子会在她开集会时用高音喇叭在外面叫骂,说她是骗子。     于是她家里的门窗只好装成双层,出门三分钟就要回头看有没有人跟踪,连坐电车都不敢站在前排。     即便这样,她还是带着日本学生来南京,让他们听幸存者讲当年的事。     有人问她图什么,她没多说,只是在整理证言时,会把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话放在一起比对。     南京一位姓张的奶奶说,三个月大的女儿被烧死在屋里;而一位日本老兵的日记里,记着“烧了房子,里面的哭声没了”。     这些文字和话语凑在一起,就成了拆不散的真相。     那位2005年受访的老兵,后来再没出现在松冈环的记录里。     但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些老兵到死都觉得占领南京是荣耀,有些则在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对不起。     这些矛盾的记忆,在她看来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哪怕听起来很讽刺,也得记下来。     松冈环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她还在整理那些磁带和笔记。     她常说,幸存者越来越少,老兵也在一个个离开,再不快些,有些话就永远没人说了。     那些回答,那些藏在信里的细节,不是为了记恨,只是想让日本人知道,有些历史不能装没看见。

0 阅读:9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