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曝出大瓜!10月9日,英国经济学人刊出消息称,中国曾试图鼓励朝鲜,进行市场开

桉闻通史 2025-10-11 12:06:55

外媒曝出大瓜!10月9日,英国经济学人刊出消息称,中国曾试图鼓励朝鲜,进行市场开放改革,希望通过区域一体化,能缓解军事紧张局势,但最终无果而终。朝鲜最终没有走向中国建议朝鲜要走的道路。外媒表示,在中国解决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的思路中,中国认为朝鲜走向改革,这是对朝鲜以及对半岛非常好的一个思路。   事实上,中国一直希望朝鲜,能像当年的自己一样,通过改革开放过上好日子,毕竟兜里有钱了,谁还愿意舞刀弄枪?但朝鲜的反应却像被踩到尾巴的猫,警惕得很。   其实,朝鲜这些年也不是完全没动静。2025年,朝鲜突然允许普通老百姓买私家车了,这在以前可是“特权阶层”的专属。平壤街头甚至出现了比亚迪电动车,车管所门口排队的人比菜市场还热闹。   更绝的是,朝鲜还搞起了电子支付,扫码就能用人民币结算,后台服务器就架在丹东。这些变化就像冬天里的一丝暖风,让外界看到了朝鲜改革的可能性。   但朝鲜的改革就像挤牙膏,挤一点停一停。比如罗先经济特区,说是特区,其实连进口牙膏都要限量。中朝合资超市的货架上,虽然摆着韩国泡面和日本纸尿裤,但最显眼的位置永远是“金刚山泉水”——瓶身上还印着二维码,一扫就能看企业宣传片,背景音乐还是《卖花姑娘》。这种“社会主义特色”的开放,让外界看得直挠头。   中国这边可是真心实意想帮忙。2025年上半年,中朝贸易额同比增长28%,朝鲜靠出口无烟煤等资源,从中国赚了10.49亿美元。按理说,有钱了就该搞建设,但朝鲜却把钱砸到了导弹上。   在中国这边的想法中:朝鲜要是开放了,韩朝贸易肯定能起来,美国说不定就会放松制裁,到时候大家一起赚钱多好?但朝鲜却像被狼追过的兔子,对任何“外部建议”都充满警惕。他们心里清楚,一旦开放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外面的花花世界涌进来,老百姓见了世面,谁还愿意过苦日子?这对政权稳定可是个大挑战。   更关键的是,朝鲜对“主权”二字看得比命还重要。当年中朝想搞个跨境铁路项目,结果谈了十几年都没下文。朝鲜生怕中国通过基础设施渗透影响力,就像防贼一样防着。   美国在这事儿上也没闲着。虽然嘴上说支持朝鲜改革,但实际行动却像个搅屎棍。朝鲜刚有点开放的苗头,美国就跳出来威胁要加大制裁,也让朝鲜更加确信,开放就是找死。   此外,朝鲜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一方面,年轻一代开始接触智能手机和韩剧,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另一方面,高层担心改革会动摇统治基础,就像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搞不好就会人头落地。这种“想改又不敢改”的纠结,让朝鲜陷入了死循环。   其实,朝鲜的处境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闭关高手”。闭关几十年,武功是高了,但江湖已经变了天。外面的世界早已不是当年的刀光剑影,而是拼经济、拼科技。朝鲜却还抱着“先军政治”不放,就像穿着盔甲参加马拉松,再努力也是白费力气。   现在的局面就像一场没有裁判的拔河比赛。中国使劲往“开放”这边拉,朝鲜拼命往“封闭”那边拽,美国在旁边喊着“加油”却偷偷使绊子。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边都累得半死,绳子却纹丝不动。   说到底,朝鲜改革这事儿,就像老房子着火——不是不想救,而是不敢救。朝鲜怕改革把自己烧死,中国怕救火时被烧伤,美国则巴不得火势越大越好。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善意”的建议都可能变成导火索,让半岛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也许,时间才是最好的解药。等朝鲜新一代领导人上台,等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流,等外面的世界变得不再那么可怕,朝鲜或许会主动打开国门。但在那之前,我们只能像看肥皂剧一样,看着这场“改革与封闭”的大戏继续上演。

0 阅读:1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