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吧,美国!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透露,白宫正在就大豆的国内用途展开会谈。

景铄看科技 2025-10-11 13:56:04

吃豆腐吧,美国!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透露,白宫正在就大豆的国内用途展开会谈。 这么说美国也有要拉动内需了。   美国政府对农产品尤其是大豆的国内使用展开新一轮政策讨论,核心在于推动“内循环”,也就是让国产大豆更多地服务本国消费、制造和能源产业。   这一动向和我们国家近年来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也终于意识到,过度依赖出口并不稳妥,尤其在当下全球供应链频繁波动、地缘局势变幻莫测的大环境下,稳定内需成了关键。   美国大豆长期被视为出口支柱,尤其是在对华贸易中占据重要份额。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对美国大豆需求一度十分可观。   然而,从中美贸易摩擦开始,美国对大豆出口的不确定性就陡然增加。而中国在此期间则大力推进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同时在国内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大豆自给率。   这一系列组合拳让美国大豆逐渐从“香饽饽”变成“库存积压”,美国农业州的农场主们自然开始焦虑。格里尔此番发言,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焦虑的政策回应。   但问题是,美国要想靠国内消化掉庞大的大豆产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豆在美国国内的主要用途集中在榨油、饲料和生物燃料三大领域。   这三块市场早已相对饱和,想要扩大使用规模,必须要有政策层面的强力干预。例如提高生物柴油配比比例、鼓励食品企业使用国产豆油、推动养殖业增加豆粕使用量等。   这些措施即便逐步推进,也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实质性的需求增量。更不用说,这背后还牵涉到美国农业补贴机制、环保法规、能源政策等多重因素,不是想吃豆腐就能立刻端上桌的。   美国这一举动也体现出其经济结构调整的焦虑。近年来,美国深陷高通胀泥沼且久未缓解,制造业复苏举步维艰。传统出口型农业于全球市场竞争中亦遇瓶颈,昔日作为“金招牌”的大豆,如今也不复往昔的辉煌盛景。   白宫希望通过内需拉动为农业寻找新出路,说到底,是在为维持农业票仓的稳定做准备。   尤其在大选年临近的当口,每一项面向农民的政策调整都可能影响选情。也正因如此,这场看似围绕大豆的内部会谈,其实折射出的是美国对当前经济治理能力的再评估。   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或许值得参考。多年之前,我们便已清醒认识到,粮食安全绝不能单纯依赖国际市场。故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秉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原则,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   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不仅承载着食品安全,还关系到国民健康和产业安全。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大豆种植的政策举措。 其中涵盖提升种植补贴额度、优化耕地轮作模式、加速优质品种推广等内容,为大豆种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国内大豆产量,也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相较而言,美国此刻才开始讨论“吃自家豆腐”,确实晚了点。   美国若真能通过内需消化大豆产能,不失为一种良性调整的路径,但前提是其体制机制能真正支持农业结构转型。   综合来看,美国想“吃豆腐”,无可厚非,但得真有牙口和胃口才行。我们看热闹的同时,也得看门道。大豆这件小事,折射的是大国经济的深层博弈。   谁能率先实现农业系统的可持续、自主可控,谁就能在未来的全球粮食竞争中占据主动。

0 阅读:0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