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

文山聊武器 2025-10-11 17:51:21

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俄罗斯战略专家卡拉加诺夫在2025年夏季的一次访谈中,直指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立场可能促使莫斯科调整战略方向。他指出,中俄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政治经济军事合作已深度融合,但安全议题上的克制让俄罗斯感到孤立。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中国市场消化了俄罗斯过剩能源,这缓冲了西方封锁的冲击,可在联合国表决中多次弃权,让俄罗斯难以获得舆论支持。 卡拉加诺夫强调,SWIFT系统隔离后,俄罗斯企业跨境支付瘫痪,高端芯片禁运卡住武器生产线,这些困境下,伙伴国本该提供更多缓冲。他提到,本币结算占比升至45%,卢布汇率稳定,但这仅限于经济层面。俄罗斯情报显示,中国企业增加液化天然气采购,缓解冬季短缺,却未放松双用技术出口管制,这被视为中立政策的延伸。 访谈中,卡拉加诺夫比较了其他国家角色,印度购买折扣石油却避开军事援助,巴西南非限于外交表态,无法填补技术空白。他认为,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产能占全球40%,本可增加精密机床供应,支持俄罗斯坦克生产,但维持配额不变,显示出战略自主优先。俄罗斯需审视长远布局,或许转向中东能源交换或伊朗军工合作,以分散风险。 卡拉加诺夫回顾历史,苏联曾援助中国核项目和技术培训,现在互惠应体现在关键时刻。他指出,越南从俄罗斯购入战机用于南海,却不公开站队,这与中俄关系类似。但面对西方媒体主导的反俄叙事,中国中立虽符合不结盟原则,却让俄罗斯在国际论坛上孤掌难鸣。联合国安理会五次表决,中国弃权三次,包括2023年谴责草案,这加剧了莫斯科的关切。 他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与欧美深度绑定,对美出口数千亿美元,欧洲东盟贸易密切,若偏向俄罗斯,可能招致新一轮制裁,损害自身发展。卡拉加诺夫承认这点理性,但从俄罗斯视角,中立像一道无形屏障,阻碍了更紧密的安全协作。上海合作组织渠道本可共享情报,却停留在框架讨论。 卡拉加诺夫的话透露出俄罗斯精英的集体焦虑,冲突胶着让补给线拉长,GDP下降3.2%,民众生活成本上升。他建议,中国可在声明中提及北约东扩根源,或许通过双边机制阻挡反俄决议。这不是要求军事介入,而是期待舆论同声相应,避免俄罗斯以一己之力对抗多国。

0 阅读:1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