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号,特朗普本月底的亚洲访问行程已经基本公布了。很有意思的一个关注点是,特朗普决定出席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东盟峰会;但却决定不出席韩国的APEC峰会,只会在韩国与中、韩双边会见之后,就立马离开。那么对于这两个亚洲地区非常重要的多边机制,特朗普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呢? 东盟峰会吸引特朗普的目光,主要因为东南亚的经济活力正如火如荼。2025年,该地区GDP增长预计达5.2%,人口超6.8亿,消费需求强劲。越南的制造业出口飙升8%,印尼的电子和纺织业成为外资热点。南海航道吞吐全球三分之一货物贸易,能源和供应链枢纽地位凸显。美国企业眼红这些机会,特朗普携波音订单和芯片框架赴会,瞄准航空和半导体领域的切入点。马来西亚作为东道主,关税压力下急需对话,上月美国对棕榈油加税已敲响警钟,东盟国家盼望通过峰会换取豁免和投资。 多边平台让特朗普如鱼得水,他能同时接触十国领导人,用关税减让换稀土矿产准入,或技术援助换基础设施份额。这种一对多模式,高效撮合利益,类似他中东之旅中敲定的巨额协议。东盟机制灵活,不像其他场合那样纠结意识形态,焦点直奔贸易和投资。澳大利亚智库报告显示,中国在该地区经济合作得分是美国的两倍,美国急需追赶。特朗普的工具箱里,关税大棒和协议框架是主力,他避开抽象同盟叙事,直击能变现的项目。东盟国家也乐见其成,既拿美国资金,又保区域自主。 转向APEC,特朗普的冷遇显而易见。他计划10月29日飞抵韩国,仅一天行程,完成中韩双边会谈后即刻离去,不碰11月1日的领导人会议。APEC囊括21经济体,议题从贸易到可持续发展,协调难度高,常陷利益拉锯。RCEP协定已生效,美国成局外人,影响力下滑。特朗普偏好双边,直球压价军费和市场开放,而非多边空谈。韩国半导体出口增速不足3%,面临竞争挤压,日本GDP徘徊2%,两国总产值不及东盟整体。驻韩美军2.8万人和驻日5.4万人,确保东北亚稳定,盟友依赖安全伞,不敢抱怨缺席。
特朗普刚对中国“掀桌子”,半天时间都不到,美国马上就露怯了半天时间里,特朗普
【74评论】【9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