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韩国APEC峰会还没开就热闹不起来!中方不凑没意义的热闹,特朗普绕

半芹看历史 2025-10-11 19:53:18

2025 韩国 APEC 峰会还没开就热闹不起来!中方不凑没意义的热闹,特朗普绕着峰会走还借机施压,韩国外长刚打完电话就碰壁,东道主想撑场面却两头为难,这三国的事儿里藏着亚太局势的门道。 作为东道主的韩国、寻求外交突破的美国与秉持战略定力的中国,因峰会会晤安排、外交诉求差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处境,三国的动态也折射出当前亚太格局下复杂的利益交织与权力平衡。 中方始终以冷静姿态应对峰会相关安排,核心诉求聚焦于 “有实质意义的对话”。从外交部多次回应来看,中方明确重视 APEC 框架下的亚太合作,愿推动会议为区域经济增长助力,但对 “中美元首是否会晤” 这一关键问题,始终以 “正在沟通”“无信息可提供” 回应,未被美方节奏裹挟。 这一态度背后,是对美方过往失信行为的警惕 ——2023 年旧金山 APEC 上,中美达成的二十余项协议,美方回国后便撕毁半数,让中方对 “外交表演式会晤” 保持审慎。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政府近期持续触碰中方红线:不仅推进对台军售,还加码 AI 芯片对华出口限制,却试图借中美元首会晤转移国内通胀、债务危机压力,打造 “强硬且善谈判” 的形象。 对此,中方以 “反守为攻” 回应:在中美经贸谈判前加强稀土、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管制,精准击中美国产业软肋,传递 “合作需共赢,而非按美方规则行事” 的立场。对中方而言,“不谈比谈错更重要”,会晤与否的关键,在于美方是否拿出真正的诚意与相向而行的行动。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盘算则围绕 “美国优先” 展开,APEC 峰会沦为其实现利益的工具,而非推动区域合作的平台。从曝光的亚洲行路线可见,特朗普计划 10 月 26 日至 28 日先赴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峰会与东亚峰会,再转往日本开展双边会晤,预计 10 月 29 日抵达韩国庆州,且可能仅停留一天 —— 这意味着他大概率缺席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1 日的 APEC 峰会。这种 “重双边、轻多边” 的安排,暴露其外交逻辑:相较于 APEC 强调的互利共赢,他更青睐 “关门谈交易” 的模式,认为这样能为美国攫取更多实际利益,此前 2025 年利马会议上 “美国不为别国发展买单” 的表态,正是这一逻辑的体现。 而 “可能缺席 APEC” 的风声,更像是特朗普的双重博弈:一方面,中方迟迟不松口会晤,若硬参会却无法与中方领导人见面,将陷入 “出席无果” 的尴尬,缺席可避免此局面;另一方面,韩国正处总统罢免后的政局过渡期,财政紧张、外汇储备告急,特朗普借 “缺席威胁” 施压,要求韩国承诺 3500 亿美元投资,并提高对于驻韩美军的驻扎经费,试图 “趁火打劫”。对特朗普而言,缺席峰会不是损失,而是 “一举多得” 的施压手段。 作为东道主的韩国,本想借 APEC 峰会提升国际影响力,却陷入 “左右为难” 的困局,从 “主角” 沦为被动的 “背景板”。此前,韩国对峰会期待极高,外长赵显专门致电中方,希望推动中美高层互动,盼着中美领导人均出席以抬高峰会规格,甚至派代表团访日 “取经”,想学日本在中美间找平衡,扮演 “调停者” 角色。 但现实却事与愿违:中方对会晤态度审慎,特朗普又传出 “可能缺席”,若峰会缺少中美这两个关键角色,韩国精心筹备的多边舞台将沦为 “平级会谈汇演”,前期投入可能白费,还会面临 “东道主请不动主要嘉宾” 的舆论质疑。 更棘手的是,韩国在中美间缺乏战略回旋空间:一方面要维系与美国的同盟关系,面对特朗普的投资与军费要求难以拒绝;另一方面,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又不敢得罪中方。如今,美国的 “预付款式” 要求让本就财政吃紧的韩国雪上加霜,甚至有声音建议撕毁相关协议重谈。韩国的困境,正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缩影 —— 想靠 “平衡术” 站稳脚跟,却因缺乏战略自主性,最终陷入 “谁都讨不好” 的被动境地。 APEC 峰会前夕的三国动态,本质是亚太格局下利益与战略的碰撞。中方坚守 “实质对话” 底线,美方奉行 “工具化外交”,韩国则困于 “夹心饼干” 的处境。随着峰会临近,这场博弈仍将持续,但可以确定的是:真正的外交从非要挟与妥协,而是建立在尊重与共赢之上,这既是中方的立场,或许也是韩国未来破局、特朗普需正视的核心逻辑。

0 阅读:2076

猜你喜欢

半芹看历史

半芹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