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游客吐槽中国游贵,本质是消费认知差异、供需波动与体验期待交织的结果,并非单纯

落笔花 2025-10-12 11:03:52

外国游客吐槽中国游贵,本质是消费认知差异、供需波动与体验期待交织的结果,并非单纯“贵”,而是选择与预期的匹配问题。 价格感知差异源于三点:一是国际机票分层明显,直飞贵但中转(如纽约→仁川→上海)可大幅降价,只是多数游客因信息差选直飞;二是住宿两极分化,国庆三亚高端酒店翻倍,但西安、昆明中档酒店仅350-500元,比一线城市低30%;三是景区认知偏差,故宫60元、九寨沟190元远低于卢浮宫(约130元)、黄石公园(约250元),但游客习惯“免费公园”,对收费敏感。 中国游的性价比常被低估:上海生煎10元管饱、成都烤串0.6元/串,日均餐饮可控制在100元内;4.5小时1300公里高铁仅553元,比国外长途交通划算;贵州、九寨沟还有免票政策,非遗体验(如成都川剧课200元含晚餐)性价比高。 优化方向也清晰:提供多语言消费指南减少信息差,推广联票、公示定价防隐性消费,开发“高铁+民宿”穷游套餐与高端定制产品。 其实中国游“贵不贵”看选择,未来免签扩容、支付便利化后,游客认知会更理性。正如英国游客所说,逛菜市场、看广场舞的“非景点游”,恰是破解“贵”标签的关键。

0 阅读:0
落笔花

落笔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