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曝出猛料!中国将成为人类最后一个工业国 联合国曝出猛料!中国将成为人类最后一个工业国 这个说法最近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不少文章都拿联合国报告里“2030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45%”的数据说事,说中国正焊死工业化的大门,往后再也不会有新的工业国诞生。听起来确实震撼,可真要细琢磨,这话里的片面性其实藏得挺深。 所谓“最后一个工业国”的论调,太容易让人忽略全球产业格局的复杂性。德国的西门子、美国的通用电气、日本的三菱重工,这些老牌工业巨头至今仍在高端制造领域握着话语权,怎么可能说工业的故事就只剩中国一页?而且制造业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游戏,越南、印尼这些国家虽然承接的是中低端产业,但它们在全球供应链里的角色正在慢慢加重,只是这条路比以前更难走了而已。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确实实打实。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近30%的比重,还有每年超过400万的工程类毕业生撑起智能制造转型[__LINK_ICON],这些都是我们能坐稳“世界工厂”的底气。但把这解读成“堵死后发国家道路”,就有点夸大其词了。后发国家的困境,更多是自身电力短缺、人才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造成的,不能全算在中国头上。 更关键的是,中国制造业自己还没到高枕无忧的地步。现在不少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还得依赖进口,外部的技术阻断风险一直在上升[__LINK_ICON]。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刚过1.39%,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也比日本低不少,这些短板都是实实在在的挑战。北方和南方的产业发展差距在拉大,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缺动力、缺资金,这些内部问题也得花大力气解决。 那些炒作“最后一个工业国”的声音,和西方政客翻炒的“产能过剩论”本质上是同一套逻辑,要么是过度吹捧要么是刻意抹黑[__LINK_ICON]。中国制造业的目标从来不是“独霸”,而是从“大”到“强”的升级,是在开放中跟各国一起把产业蛋糕做大。我们取消了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就是想让全球产业链更稳定,而不是搞封闭垄断。 工业文明的演进从来不是线性的,谁也说不准下一轮科技革命会在哪片土壤上爆发。中国现在的工业优势值得骄傲,但把话说死成“最后一个工业国”,既低估了其他国家的潜力,也忽视了自身面临的挑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联合国曝出猛料!中国将成为人类最后一个工业国 联合国曝出猛料!中国将成为人类
诸位平安
2025-10-12 14:51:1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