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确实有稀土矿,也愿意给美国,美国一听也乐了,以为找到了摆脱中国的“救命稻草”。可问题是,巴基斯坦只有矿石,没有提炼能力;美国呢,几十年产业空心,连完整的稀土分离线都建不起来。说白了,这堆矿运到美国,就是一堆挖出来的石头,变不成电机里的磁铁,装不到新能源车或战斗机上。 巴基斯坦和美国在 2025 年 9 月签的那 5 亿美元稀土合作协议,乍一看真是天作之合 —— 巴方外债超 1300 亿美元,外汇储备只够撑五周进口,这 5 亿简直是雪中送炭。 美方被中国稀土管制卡得难受,国防部早就警告过,要是断供军工用稀土,库存撑不过 18 个月,巴俾路支省那 230 万吨稀土矿(重稀土占比超 40%)简直就是救命符。 可这热闹劲儿没撑到一个月就露了怯,10 月初运到美国的第一批 2 吨矿石,压根不是什么 “战略资源”,就是堆没洗泥的石头。 巴基斯坦这边是真没办法把石头变宝贝。这个国家制造业占 GDP 才 19.4%,一半还是缝衣服这种低附加值活儿,想建稀土提炼厂堪比登天。稀土分离可不是筛沙子,17 种元素混在一块,得经过上百级化学萃取,还得处理有毒废料,巴基斯坦连稳定供电都做不到 制造业每年因为停电损失 GDP 的 2% 到 3%,矿区到港口的货运准时率不足 40%,运输成本比中国高一半。 更关键的是,他们连最基础的萃取剂都得靠中国,全球 90% 的稀土萃取剂都产自中国,之前巴基斯坦那点小规模提纯全靠从中国买化学品,没这东西,一吨成品都提不出来。 美国那边更尴尬,纯属 “有矿无术” 的典型。加州芒廷帕斯矿早就复产了,年产 4.5 万吨稀土氧化物,可挖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炼,因为自己根本没这本事。 稀土分离看着简单,实则藏着天堑,中国的串级萃取技术能把纯度做到 99.99%,100 斤原矿能提炼 98.5 斤有用的,美国实验室拼尽全力也就能出 82 斤,这 17 斤的差距就是二十年的技术代差。 美国最拿得出手的 MP Materials 公司,连 F-35 雷达需要的钬、铽这些重稀土都提不出来,更别说军工级的高纯度标准。 有人说美国砸钱建工厂不就行了?可现实是建不起也建不快。美国能源部刚拨了 1600 万美元建首个分离厂,这点钱连塞牙缝都不够 —— 之前砸 4.39 亿美元建供应链,结果冶炼成本比中国高 3 倍还多。 业内专家早算过账,建完整产业链至少得 20 年:勘探复产要 5-8 年,建冶炼体系要 8-12 年,下游磁材配套还得 5-10 年,这还没算环保抗议和人才断层的问题。 美国自己都承认,重稀土分离技术落后中国 20 年,多年产业外移早让技术工人断了档,想重建队伍比建工厂还难。 更要命的是中国的技术管制精准补刀。2025 年 10 月 9 日商务部的公告直接把稀土技术、设备、原料全纳入管制,连萃取剂都卡了,还规定用了中国设备或技术的产品出口必须审批。 这意味着就算美国在巴基斯坦建好厂,只要用了中国钻机或化学品,最后做出来的磁体还是逃不掉审批。 要知道全球 95% 的稀土精炼产能、85% 的钕铁硼磁体产能都在中国,美国 70% 的稀土进口还得靠中国,2025 年 4 月他们的稀土永磁体进口量已经降了 41%,烧结钕铁硼磁体更是降了 44%。 巴美这波操作纯属 “两头为难”:巴基斯坦想靠矿石换钱,却没本事加工;美国想绕开中国,却没能力建产业链。那堆运到美国的矿石,既变不成新能源车的电机磁铁,也装不上战斗机的雷达,只能躺在仓库里当摆设。 毕竟稀土博弈早不是比谁有矿,而是比谁掌握技术和产业链,中国用四十年攒下 70% 以上的分离专利,建了 “资源 - 技术 - 政策” 一体化体系,这可不是靠一纸协议就能绕过的。美国以为找到救命稻草,最后发现抓了把硌手的石头,这大概就是产业空心化的必然报应。
巴基斯坦确实有稀土矿,也愿意给美国,美国一听也乐了,以为找到了摆脱中国的“救命稻
康安说历史
2025-10-12 16:50:0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