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在曼谷接见中国新大使时公开表态:要和中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12 17:33:20

2025年10月10日,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在曼谷接见中国新大使时公开表态:要和中国扩大全方位合作! 再加上十天前国庆当天的致电问候,这接连两次公开释放善意绝非偶然,尤其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这个关键节点,国王的话本质上是给泰国未来几年的对外合作定了调,中国必须是核心伙伴。 在泰国,国王的表态从来都不是礼仪性的走过场,往浅了说是给市场吃定心丸,往深了说就是给政府政策划重点,这种级别的信号比十份联合声明都管用。 之所以这么上心,根本还是离不开实实在在的利益账本,中国连续12年稳坐泰国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就是最硬的底气,2025年上半年761亿美元的贸易额再加17%的同比增幅,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能给的成绩单。 就拿泰国人最在意的农产品来说,中国市场几乎是刚需般的存在,2025年夏天广西农投供应链集团光榴莲一项就和泰国加工厂签了6亿元的订单,要服务1000柜的进口量,钦州一次就采购了2万吨泰国热带水果,金额超5亿元。 要知道榴莲可是泰国农业的“现金牛”,中国消费者的口味直接关系着泰国南部果农的收入,这种实打实的市场依赖,让泰国没法不重视和中国的关系。 更关键的是,中国给泰国的不只是订单,还有能让它实现经济升级的“硬支撑”。泰国喊了好几年的产业转型,真正能拿出真金白银和技术的还是中国。 就说泰国寄予厚望的东部经济走廊,中国是这里的第一大外资来源国,而且投资的全是新能源汽车、数字技术这种高附加值领域,正好踩中泰国想摆脱传统制造业依赖的痛点。 截至2025年5月,中国车企在泰国的产能规划已经超60万辆,比亚迪在罗勇府的工厂早就投产了,年产能15万辆,还配套建了电池工厂,长城、长安这些企业也跟着扎堆落户,直接帮泰国搭起了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 不光是汽车,海尔在春武里的空调工业园年产能能到600万套,海信的智慧制造产业园未来要扩到900万台产能,这些项目可不是简单的组装厂,都带着研发和核心技术,还能给当地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中资企业在泰工业园的本地员工比例平均都能到60%,有的甚至高达90%,这种能带动就业又能升级产业的合作,泰国自然求之不得。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是把两国绑得更紧。中老铁路已经运营三年多了,现在中泰铁路一期还在建,泰方就急着批准二期工程,计划2030年完工,说白了就是想早点搭上中国和东南亚的陆上通道。 这条铁路可不是简单的运输线,从中国出发经老挝到泰国孔敬府,能直接接入泰国的交通网,再辐射整个东南亚腹地,以后泰国的货物往中国运,中国的工业品往东南亚送,都能省不少成本。 更巧的是,郑州航空港还和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签了合作,要建“航空+铁路+公路”的跨境物流通道,谋划郑州到乌塔堡的货运航线,泰国的水果、水产品能更快运到中国,河南的电子设备也能借泰国的枢纽卖向全球,这种物流上的“无缝衔接”,让两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方便,想分都分不开。 2022年中方高层访泰那次会面确实是个关键转折点,之后签的《中泰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和“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给两国合作画了清晰的路线图。 这几年的合作成果也确实对得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个名头,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在泰工业园区建了585家工厂,累计投资超5477亿泰铢,占泰国吸引外资总额的14.3%,已经是推动泰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就连泰国企业也在加码中国市场,天丝集团近五年在华投资就有43.6亿元,建了四川、广西两大生产基地,这种双向的投资热度,在其他国家身上可不常见。 虽然2025年泰国旅游业因为一些意外导致中国游客有所减少,但这反而让泰国更清楚,不能只靠旅游绑着中国,得在经贸、产业、基建这些更稳固的领域加深合作。 毕竟旅游只是短期消费,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跨境物流通道、制造业投资这些都是能长期受益的“压舱石”。 国王接连两次表态,其实就是在给市场传递信号:不管短期有什么波动,中泰合作的大方向不会变,而且要往更深更广的地方走。 建交50年的情谊是基础,但真正能让两国关系稳如泰山的,还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绑定,泰国心里门儿清,找对中国这个“可信赖的伙伴”,比什么都重要。

0 阅读:32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