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这回下手真狠,一纸禁令就把安世半导体的家底给冻上了,从核心技术到公司资产

波览历史 2025-10-13 10:54:56

荷兰政府这回下手真狠,一纸禁令就把安世半导体的家底给冻上了,从核心技术到公司资产,整整一年动弹不得。   2025年10月12日晚间,闻泰科技的公告一出来,半导体圈的讨论瞬间刷屏。荷兰政府突然出手,用一份9月30日就悄悄发布的部长令,把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分支的资产、专利和业务全给冻了,期限长达一年。   三位外籍高管紧跟着向当地法院起诉,要夺走公司控制权,创始人张学政都被暂停了董事职务。   这场针对中资企业的操作,看着是针对一家公司,实则搅动了全球科技产业的根基。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时机。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已经整整六年,这六年里安世一直正常运营,去年还贡献了上百亿营收和二十多亿利润,是闻泰实打实的核心资产。   一家运营稳定的企业,突然被贴上“国家安全威胁”的标签,荷兰政府连像样的证据都没拿出来。   这种“秋后算账”的操作,根本不是正常的商业监管。有网友说得直接,这哪里是监管,分明是借着规则抢资产。   这背后其实藏着美国的影子。就在荷兰发布禁令前几天,美国众议院的中美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刚出了份报告,明确要求荷兰等盟友跟着美国的节奏搞科技管制,还点名要限制阿斯麦的设备出口。   荷兰在科技领域很依赖美国的态度,而阿斯麦近三分之一的收入都靠中国市场,这种两难之下,荷兰最终选择了向美国妥协。   安世刚好撞在了枪口上,它作为全球功率芯片的龙头企业,市面上很多汽车、手机里的核心芯片都是它造的,自然成了被拿来“表忠心”的靶子。   荷兰的做法还透着明显的双重标准。这些年中国也有外资并购审查,比如之前李嘉诚旗下公司要把巴拿马运河港口卖给美资,中国因为港口关乎海运安全启动审查,最终暂停了交易。   但中国的审查针对的是没完成的交易,而且有明确的安全理由。   荷兰倒好,对着已经正常运营六年的中资控股企业下手,所谓的“安全威胁”从头到尾都是空话,闻泰在公告里直接点破,这就是地缘政治的幌子。   荷兰的动作,其实也和近期的稀土博弈脱不了关系。中国前不久刚升级了稀土出口管制,只要产品里中国稀土占比超过0.1%就需要许可。   而阿斯麦的光刻机核心部件,比如那些精密的激光器和磁铁,全都离不开中国稀土。   这一管制已经让阿斯麦的设备交付变慢,全球芯片厂商的成本都在涨。   荷兰这时候对安世下手,多少有点“报复”的意味,形成了一边卡技术、一边管资源的博弈局面。   但这种操作最终伤的是全球产业链的信任。安世不是家小公司,它的工厂遍布德国、英国、中国和菲律宾,服务着全球两万多家客户,欧洲车企四成的车规级芯片都来自这里。   现在资产被冻,新产能没法推进,已经有欧洲车企开始紧急找替代供应商,可芯片不是普通商品,换供应商得重新测试适配,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部分车型减产几乎成定局。   北美那些做AI服务器的厂商也慌了,安世的芯片本来都送样测试了,现在卡在中间,项目进度直接受影响。   更可怕的是对跨境投资的冲击。以前企业都觉得,只要合法完成收购,产权就该受保护。现在荷兰打破了这个规矩,不管你持有资产多久,只要地缘政治有变化,就能随便冻结夺权。   这让往后中企出海收购科技资产,都得先掂量掂量,今天花大价钱买的技术,明天会不会被人家抢回去。   有网友担心,这种风气要是蔓延开,全球企业都不敢轻易做跨境投资了,最后大家都得被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安世能被盯上,根本原因还是它的技术分量。作为从飞利浦半导体分出来的老牌企业,它在功率芯片领域的地位没人能替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要用的碳化硅芯片,安世已经能量产供货。   这正是现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荷兰嘴上说担心安全,实际是怕这些核心技术跟着中资的节奏走,影响他们在半导体领域的话语权。   闻泰已经明确要从法律、政府对接和稳定经营三个方面应对这场风波。   但这场仗不好打,对方是借着“国家安全”的名义,用行政和司法手段联手操作。   现在全球科技产业的链条早就拧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行把技术和资产政治化,最后没有赢家。   信息来源:公司热点|控制权强制旁落?闻泰科技半导体资产突遭荷兰政府冻结 2025-10-12 17:45·读创新闻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