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   10月11日,日经新闻网就明

萧兹探秘说 2025-10-13 13:50:15

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   10月11日,日经新闻网就明确指出,中国此次稀土管制和特别港务费的出手超出外界预期,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在9月底突然加码了“实体清单”里的50%规则穿透性原则,这个规则的变动,直接戳中了中国产业链的要害,让不少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可能有人不太明白这个“50%规则穿透性原则”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不管一家企业是不是美国公司,只要它生产的产品里,美国的技术或者零部件占比超过了50%,那就得被列入美国的实体清单,受到出口限制。   这一改之前的规则,把技术封锁的网拉得更紧了——以前中国企业还能通过和第三方国家企业合作,绕开一些限制,现在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了。   而据行业里的估算,这一下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几千家企业的出口,不光是半导体、精密制造这些高端领域,就连一些日常电子设备、新能源组件的生产也会受到冲击。   美国显然没料到这个政策会给中国产业生态带来这么大的震动,更低估了中国绝不会在核心利益上让步的决心。   这些年,美国总觉得凭着自己的技术优势,就能随便给中国施压,以为中国还会像以前那样妥协。但这次他们显然想错了,中国商务部早就说过,会用一切必要手段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次的反制就是说到做到。   而且我们也不是没有准备,经过这么多年的产业升级,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光伏等领域,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很多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越来越高。   比如,以前一些依赖进口的芯片,现在国产替代率已经从几年前的不足20%提升到了40%以上。美国这种加严规则的做法,反而倒逼中国企业更快地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这肯定是美国没预料到的结果。   更关键的是,美国完全忽视了现在全球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技术分工已经非常细化,强行把供应链割裂开,不光会让中国企业受损,美国自己的公司也得跟着倒霉。   日经新闻网就报道说,不少美国科技企业已经开始担心了,中国是他们最大的市场之一,如果因为这个规则失去中国客户,很多企业的订单会大幅减少,研发投入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的反制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为了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也是对美国这种单边主义做法的合理回应——毕竟谁也不想看到全球产业链因为个别国家的私心而乱了套。   事实一次次证明,想靠技术封锁来遏制中国发展,根本就是行不通的。美国这次的误判,说到底是对中国的发展韧性和产业实力了解得不够透彻。   中国一直都愿意和世界各国开放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但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绝不会含糊。

0 阅读:30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