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下去,俄罗斯就无法收场了!俄乌冲突,我们发现,俄罗斯经常大规模空袭,而乌克兰现在已经无力发动大规模反击,不是因为俄罗斯太强大,而是因为乌克兰缺乏优秀战士,这才是真相。 10月9日深夜,乌克兰上空又一次响起了警报声,超过450架无人机、30枚导弹从四面八方袭来,基辅多个地区断电,居民靠发电机撑着生活。 这不是俄军第一次这么打,可每次看都让人无奈,俄军的无人机、导弹跟下饺子似的,可乌克兰的反击呢?稀稀拉拉的,像没力气的拳头。 有人说怪俄军火力太猛,有人说怪西方给的援助不够快。但真正的问题,比这扎心多了 — 乌克兰缺的不是坦克飞机,是能玩转这些家伙的人,是敢在前线扛事的好兵。 之前能把无人机飞到俄军阵地头顶扔炸弹的老手,现在十个人里只剩一个。9 月份俄军炸了乌军的无人机培训中心,能上战场的操作员一下子少了大半。 没办法,部队只能把培训时间从四周砍到三天,新兵刚学会怎么起飞,就被推上战场。结果,一半的无人机刚飞出去,就被俄军的电子干扰弄下来,成了白扔的铁疙瘩。 装甲部队更惨。哈尔科夫北边打坦克战时,一个机械化营的六辆坦克,半小时内全被摧毁。不是坦克不行,是负责指路的炮兵观测员只剩个新兵 — 这小子连激光测距仪怎么调误差都不会,炮弹打出去偏得没影,坦克只能当活靶子。 老兵的消失比炮弹还致命。2023 年的时候,部队里打了两年仗的老兵还能凑够三分之一,到 2024 年底,想找个见过真刀真枪的都难。 卢甘斯克那边拉锯,一个旅连换三任连长,前两个全牺牲在侦察路上,第三个是从后勤调过来的新兵,连地图上哪是河哪是公路都分不清。最后阵地丢了,他还没搞懂敌人是从哪个方向过来的。 现在乌军的伤亡数字摆在那,保守算都有 110 万,而俄军的阵亡数,第三方统计才不到 10 万。赫尔松前线的第 47 旅更惨,72 小时里就打没了近四成的人,成了前线消耗的缩影。 北约倒是送了不少好东西,94 架 F-16 战机都到了,连数据链都接上了,可会开的飞行员就那么几个。剩下的战机停在机场,跟摆那儿看的模型没区别。 乌克兰空军没办法,只能把地勤人员甚至飞行员调去当步兵,前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说 “这比被导弹炸还难受”— 好好的技术兵,硬被逼着去扛步枪。 那些需要 8 个人维护的防空系统,现在平均凑不够 3 个人。英军之前搞了个 “Interflex 计划”,说 90 天能练出会联合作战的兵,结果 2024 年派去波克罗夫斯克的机械化旅,刚接装德制豹 2 坦克,就因为新兵操作失误撞坏了三辆。 为了凑人,乌克兰把征兵年龄一降再降:从 27 岁降到 25 岁,现在连 18 岁的高中生都被喊去当兵。泽连斯基还开出 “服役一年免试上大学” 的条件,可年轻人还是不愿意来。 更少见的是,第 92 旅开始招 18 到 24 岁的女生当无人机操作员— 这不是搞性别平等,是男兵实在不够了。 就算这样,逃兵还是一堆。议会代表安娜・斯科罗霍德说,逃兵快接近 40 万了。2025 年前八个月,官方登记的擅离部队案件就有 14.3 万起,比一个满编师的人还多。有新兵说 “在部队里跟被当牲口似的,还不如跑了安全”。 俄军早就看透了这个软肋,打法都变了。之前还搞大规模进攻,现在改成几个人一组的小队伍,半夜摸进乌军的补给线,扔个手雷炸了弹药库就跑。这种打法特别考验士兵的判断力,可乌军的防线里,八成都是新兵,正好成了软柿子。 现在还有人喊 “再打下去俄罗斯就收不了场”,可看看基辅夜里的发电机声,听听乌军新兵慌乱的对讲机通话,就知道谁更难。乌克兰缺的不是豹 2 坦克、F-16 战机,是能拿着这些家伙干活的人,是能在前线稳住阵脚的好兵。 这场仗打到现在,早就不是比谁的武器多,是比谁的人能扛住。乌克兰的兵源池像快干的井,好兵越来越少,这才是最要命的麻烦 。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乌称俄发射30枚导弹450架无人机袭击乌能源设施 2025-10-10
俄罗斯对外情报总局这回算是把话说透了,直接指着英国的鼻子爆料,说这个搅屎棍正在偷
【1评论】【8点赞】
老烈火
全民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