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战最后一刻,郑丽文赢面扩大?全岛14县市生变,党内有人开首枪 国民党主席的选举眼看就要落锤,岛内气氛比梅雨季还闷热。朱立伦意外抽身,郑丽文突然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人,支持度在最后阶段像开外挂一样猛涨。 14个县市议长一夜之间集体站队,基层翻了天,党内有人“开首枪”,掀起了这一波大地震。这不再只是个党主席换人的小事,更像是老牌政党命运的分水岭,连两岸关系的风向都可能跟着变。 全台14县市议长的倒戈,绝对不是小打小闹。议长们平时看着人畜无害,其实在地方上有一票说了算的本事,被称作“含金量最高”的筹码可不是白叫的。 南投的何胜丰、潘一全率先“开首枪”,打破静默,给郑丽文撑腰。 新竹的许修睿本来跟着郝龙斌混,突然掉头,公开挺郑,党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桃园议长邱奕胜更是“重磅嘉宾”,他动一下,全台都得刮目相看。 这些议长的动作,外人看着像是地方大佬的合影,其实每一位都带着自家“人马”。 议长能直接带动组织票,比县市长那种“行政型”支持更接地气。县市长有资源有名声,但真到关键时刻,县市议会的铁杆兄弟可比行政体系更“实在”。 相比郝龙斌手里的县市长牌面,郑丽文手里这批议长就是“组织战”的底气。说白了,基层才是流量密码,表面风光挡不住地气上涌。谁能把县市议长拉进队伍,谁就能把组织票握得更紧。 郑丽文的打法也不走寻常路,她一开口就把“当选后常驻台南”挂在嘴边,这话说出来,台南的绿营听了可能会觉得好笑,但蓝营基层却觉得眼前一亮。 国民党这些年在南部一直吃不开,郑丽文这招“南部战略”,不是走过场,是要真刀真枪地扎进绿营腹地。她在党内辩论的时候表现得比传统大佬更灵活,网络上的支持率也跟着水涨船高。 很多年轻党员本来对政治冷感,突然发现有个候选人敢说敢做,眼神都不一样了。 国民党如果只会抱着老路子不撒手,年轻人根本不买账。郑丽文的打法刚好踩中了大家想“求变”的心气,党内不少人都觉得,是时候打破旧格局了。 当然,选战从来都不是一锤定音的事。别看郑丽文气势如虹,郝龙斌这边也不是吃素的。还有三成基层党员一直没表态,真正的“沉默大多数”还没出手。 党内有老资格的人提醒,最后关头谁能动员沉默票,谁才有可能翻盘。 这些人通常等到最后一刻才决定投给谁,老派人脉和县市行政资源说不定就在关键时刻起作用。郝龙斌握着不少县市长、行政资源,亲自下场跑组织、拉人头,这一波要是发力,可能来个逆转。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岛内局势一向多变,临门一脚谁也保不准会不会出点新状况。这样的台海氛围,一旦有风吹草动,党内选举气氛说变就变。 国民党这场主席选战,不只是郑丽文和郝龙斌的个人较劲,更像一次全党路线的重新洗牌。 14县市议长倒向郑丽文,已经把“求变”信号打得很响,但未表态的基层力量和行政系统的传统资源,依旧是最后的变量。 谁能坐上主席这把椅子,将直接影响国民党怎么和赖清德当局过招,怎么和大陆打交道,甚至在岛内的生存空间都会发生变化。 结局还没有定论,但眼下这场组织和路线的较量,已经让台湾政坛风声鹤唳。 参考资料:多名议长倒戈支持郑丽文?国民党主席改选添变数 2025-10-13 07:05·海峡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