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发现不对劲了!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这张医药牌才真叫致命,美国的救命药原料几乎全攥在咱们手里! 中国在医药原料领域的优势,源于数十年的产业积累。全球范围内,中国是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基础医药原料的主要生产国,多个品类的产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 80% 以上。 这种产能规模并非短期形成,而是依托完整的化工产业链、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建立从原材料种植到成品生产的全流程管控,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至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市场的核心供应力量。 美国医药市场对中国原料的依赖,体现在多个关键领域。 美国进口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原料中,90% 来自中国;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常用原料药,中国供应占比超过 70%;甚至部分癌症治疗药物的关键中间体,也高度依赖中国企业生产。 这种依赖并非偶然,中国医药原料企业通过长期合规运营,通过美国 FDA、欧盟 EDQM 等国际权威机构认证,产品质量获得全球市场认可,成为美国制药企业稳定的合作伙伴。 医药供应链的紧密联系,背后是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 美国制药企业更专注于药物研发、临床实验及品牌运营,将低附加值的原料生产环节转移至成本更低、产业链更完整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凭借化工基础、生产能力及质量管控优势,自然成为全球医药原料的重要供应基地。 这种分工模式降低了全球药品生产成本,让更多患者能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得药物,符合全球医药行业发展的共同利益。 中国在医药供应链中的角色,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展现。 即便在国际经贸摩擦期间,中国也未对医药原料出口设置限制,始终保障全球医药供应链的稳定。 2020 年疫情期间,中国医药原料企业克服自身困难,加班加点生产,确保对美供应不中断,为全球抗疫药物生产提供关键支撑。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医药原料对美出口额年均增长 5% 以上,供应稳定性持续提升,充分体现中国作为负责任供应方的担当。 面对美媒关注的 “医药牌”,中国的产业发展逻辑始终聚焦于自身提升与全球合作。 国内医药原料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高端化、特色化转型,从传统化学原料药向生物原料药、高端医药中间体延伸,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医药标准制定,与美国、欧盟等地区开展监管互认合作,推动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为全球医药供应链的安全顺畅贡献力量。 美国国内也在通过多种方式优化供应链布局,减少单一依赖。 部分美国制药企业开始与中国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通过签订长期供应协议、联合研发等方式保障原料供应;美国政府也出台政策,鼓励本土企业与国际伙伴开展合作,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 这种基于市场需求的调整,有助于提升全球医药供应链的韧性,符合中美两国医药行业的共同利益。 全球医药供应链的稳定,关乎各国民众的生命健康。 中国在医药原料领域的优势,不是所谓的 “王牌”,而是全球产业分工的合理结果,是中国企业凭借实力获得的市场地位。 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态度,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加强医药产业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医药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为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水平、保障人类健康福祉发挥积极作用。
美媒发现不对劲了!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
文人学社
2025-10-14 10:00: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