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罗夫斯克绞肉机已在两个月内摧毁了乌军数千台装备和数万名士兵,但乌克兰总统办公厅和总参谋部仍未能取得任何成果。 这两个月下来,乌军在这儿扔了数千台装备,数万名士兵埋在了这片焦土上,可乌克兰总统办公厅和总参谋部翻来覆去调度,到最后还是没捞着任何像样的成果。 这地方能打成这么惨烈的样子,根子就在它的位置太关键。波克罗夫斯克是顿涅茨克的重镇,战前还有六万多居民,不只是交通枢纽,更是乌军在顿巴斯的核心后勤基地,多条铁路公路都从这儿过,往前线送弹药、拉伤员全得靠它。 更要命的是城郊皮什查内的煤矿,乌克兰最大钢铁厂Metinvest一半的焦煤都从这儿出,炼钢离了这煤根本玩不转,等于攥着乌经济的半条命脉。 就因为这,俄军从2024年7月就开始集结重兵围攻,到8月已经推进到离城区只剩10公里的地方,把这儿从后方基地硬生生打成了前沿主战场。 今年这两个月的仗打得尤其疯,俄军换了新战术,搞起了所谓的狼猎战术,把突击队员拆成小股部队,一点点把乌军往死角里逼。 先靠侦察无人机摸清位置,再用火炮、迫击炮和坦克轰,攻击无人机来回炸,把乌军逼进狭小空间后就压缩包围圈,连躲进混凝土地下工事的机会都不给。 代号“狼”的俄军突击队队长都公开说了,在库拉霍沃方向被围住的乌军,基本都是投降的份儿。 库拉霍沃这地方是波克罗夫斯克的南大门,俄军为了拿下来,先啃了两个月打下左右两翼的据点,又花一个多月打城市战,直到今年1月初才彻底占领,拿下这儿就等于把刀架到了波克罗夫斯克的脖子上,现在俄军先头部队离城区也就3公里的距离。 兵力上乌军更是差得远,《纽约时报》记者去前线采访,士兵和指挥官都坦言,有些区域俄军和乌军的人数比能超过6:1。 这两个月里,俄军不光往前推,还一门心思切断补给线,之前已经掐断了两条公路,现在正往西推进,想把通往第聂伯罗的最后一条路也堵死。 没了补给,守军只能硬扛,3月份的时候俄军一次袭击就炸了8栋住宅楼、1栋办公楼,当场死了11人,伤了30个,连消防员救援时都遭了二次袭击,消防车都被砸坏了。 到7月份,城郊的煤矿彻底停了产,守军连取暖的煤都没了,更别说武器弹药的供应。 乌军不是没反抗,8月中旬乌军方还说在这儿阻止了俄军47次进攻,总统泽连斯基也拍视频说采取了措施改善形势,可实际情况根本不是那回事。 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守城的乌军,士兵都说防御快崩了,士气低得要命,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俄军进城只是时间问题。 美军智库战争研究所的数据更实在,俄军2024年夺的地盘是2023年的6倍,光今年就抢了2700平方公里,反观乌军之前突袭库尔斯克的行动早就蔫了,根本没法牵制俄军注意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波克罗夫斯克被一步步围死。 最讽刺的是乌克兰高层的表态,总司令瑟尔斯基上个月还跟媒体说“局势总体可控”,可前线军官私下对美联社透底,大家都心知肚明俄军迟早要进城。 泽连斯基心里也清楚,这地方守不住,可又不能退。波克罗夫斯克挨着第聂伯罗州,那边根本没建好防线,退了就等于把腹地露给俄军;而且特朗普马上要上台,这时候丢了重镇,谈判桌上更没话语权,更别说那座煤矿要是被俄军拿去,经济上又是一记重锤。 还有30万平民没撤走,真弃城跑路,政治上就得垮台。 可再硬撑也改变不了现状,这两个月的绞肉战已经把乌军耗得没了底气。 装备毁了一批又一批,新兵刚换防上来,战壕还没挖好就遭炮击,伤亡数字天天涨。俄军却还在加码,滑翔炸弹天天炸,小股部队不断渗透,8月份都有俄军小分队摸到城里的火车站了,虽然乌军后来宣称清剿了,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现在波克罗夫斯克的冬天已经来了,第一场雪盖在散落尸体的田野上,守军冻得瑟瑟发抖,装备损耗补不上,人员减员没人替,这绞肉机还在不停转,可乌克兰高层除了喊坚持住,压根儿拿不出能破局的法子。 照这架势,再耗下去也只是徒增伤亡,所谓的“成果”恐怕只能是镜中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