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中美博弈的主战场是芯片和贸易。 错了!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中国主动开启的第二战场——我们用东风-17和歼-20,把战火从经济领域,烧回了五角大楼最害怕的军费账单上。 说起中美博弈,多数人先想到芯片卡脖子和贸易关税战,美国拉着盟友建芯片供应链壁垒,又是限制光刻机出口又是搞技术封锁,本想靠经济手段拿捏中国,却没料到反而把中国逼出了更狠的路 —— 东风 - 17 这款全球首款服役的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射程能到 1500 至 1800 公里,飞行速度飙到 6 至 10 马赫,最狠的是它的乘波体弹头能在 30 至 60 公里高度随便变轨,传统反导系统根本抓不住轨迹。 美国花了几十年打造的 “宙斯盾”“萨德” 防线,在东风 - 17 面前几乎成了摆设,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现有反导系统对这种武器的拦截率接近零。 更要命的是,东风 - 17 不用专用发射井,普通军用卡车就能原地起竖发射,想藏哪儿藏哪儿,完全没法提前防备。 这边东风 - 17 撕开了反导缺口,那边歼 - 20 已经形成了作战能力。 作为五代机,歼 - 20 单价才 1.1 亿美元,比美国 F-22 的 3 亿美元便宜了近三分之二,却能实现 2000 公里的作战半径,还能指挥攻击 - 11 无人机搞协同作战。 美国原本指望 F-35 靠数量压制,结果 2025 财年自己都把采购量从 48 架砍到了 42 架,因为造得起用不起 —— 光是维护现有战机的费用就已经让空军头疼,更别说应对歼 - 20 带来的空中优势挑战。 有了这两款装备,中国相当于在西太平洋架起了 “防火墙”,美国想靠军事威慑撑腰的算盘,一下就变得不那么响了。 这时候美国才发现,自己掉进了 “花钱填窟窿” 的陷阱里。 2025 财年美国国防预算直接飙到 8952 亿美元,比 2024 年涨了 500 多亿,还嫌不够,国会又追加了 1500 亿美元额外军费。 这些钱里,光是导弹防御项目就申请了 284 亿美元,其中 72 亿给了天基探测传感器,56 亿砸向高超音速防御技术,说白了就是被东风 - 17 逼得不得不升级防线。 海军更焦虑,为了扛住东风 - 21D、东风 - 26 这些 “航母杀手”,硬是挤出 340 亿美元造船,追加造 2 艘伯克级驱逐舰和 1 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可一艘伯克级就要 25 亿美元,造出来还未必能防住 —— 东风 - 21D 单枚才 2000 万美元,一轮 10 枚齐射也就 2 亿美元,美国却要发射 10 枚以上单价 1500 万的标准三导弹拦截,光是 “试探性发射” 就能把美军的弹药库烧空。 更讽刺的是,中美军费的性价比差得离谱。 中国 2025 年军费才 2458 亿美元,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占 GDP 比例只有 1.5%,却能造出 8 亿美元一艘的 055 大驱,比美国同级别舰艇便宜近三分之二,2023 年一年就下水 11 万吨舰艇。 美国军费占 GDP 超过 3%,债务却堆到了 GDP 的 125%,只能靠借新债还旧债。 特朗普一会儿喊着让中国削减军费,一会儿又承诺给美军加 1 万亿美元军费,殊不知中国军费花得有多实在 —— 三分之一养人,三分之一训练,三分之一买装备,没有海外基地的巨额维护费,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美国却要把 40% 的军费扔在全球几百个海外基地,新项目还全是坑:哥伦比亚级核潜艇超支,哨兵洲际导弹拖延,六代机至今只有 CG 图,砸再多钱也追不上中国的迭代速度。 美国以为芯片和贸易能卡住中国,到头来却被中国牵着鼻子在军费里打转。 中国用美军四分之一的预算,造出了能打破平衡的武器,逼得美国不得不年年涨军费,可军费越高,财政压力越大,就越难拿出钱搞科技研发和经济民生,陷入了恶性循环。 这就像两个人掰手腕,美国本来想掰对方的手腕,结果被对方引着用上了腰劲,看似发力猛,实则耗得更快。 东风 - 17 和歼 - 20 就是这双 “引导的手”,把博弈的战火从经济领域,精准烧到了五角大楼最脆弱的军费账单上,这才是中美博弈真正的胜负手。
很多人以为,中美博弈的主战场是芯片和贸易。 错了!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中国主动开启
洛风阐社会
2025-10-14 16:51: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