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报警没用!”山东,一夜市发生令人愤慨的一幕,一名醉酒男子无故殴打未成年人后,不仅试图用钱“私了”,更公然叫嚣报警无用。更令人愤慨的是,报警后的结果更是让受害者家属无法接受,感到心寒,他们已决定通过行政复议途径寻求公正! 事情发生在山东某个夜市,一个浑身酒气的男子对着一个孩子拳打脚踢,甚至狠狠踹向孩子身体。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暴力吓坏了,周围的人也惊呆了。等家属冲上前制止,打人男子非但没有丝毫歉意,反而摆出一副“有钱就能摆平”的架势,对着家属嚷嚷:“给你两千块,别报警!报警没用,我有的是办法!” 这种嚣张气焰,任哪个家长听了都得火冒三丈。 家属当然选择了报警。可让他们心寒的事情才刚开始。第一次调解,打人者仅仅赔了200元就想草草了事。家属拒绝后,警方的第二次处理结果也只是对打人者罚款500元,没有拘留。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一查才知道,这名打人男子根本不是第一次犯事,他之前就因“殴打他人”被行政拘留过7天。一个有前科的人,再次殴打未成年人,处罚结果却比初犯还“温柔”,这实在让人想不通。 这里就不得不提法律的具体规定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写得明明白白,殴打他人,一般处5到10日拘留,并处200到500元罚款。但如果殴打的是像本案中这样的未成年人,法律规定这属于“情节较重”的情形,应该从重处罚,至少是拘留5天以上并罚款。法律之所以这么规定,就是因为未成年人是需要社会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醉酒从来不是违法的借口,法律明确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一样要受处罚。那么,面对这种既有前科、又针对未成年人施暴的行为,最终仅以罚款了事,确实很难让人信服这体现了“从重处罚”的法律精神。这也不怪家属坚决要申请行政复议了。行政复议就是老百姓对行政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时,去找它的上级部门“评评理”的法律途径。如果上级部门认为原处罚确实“量罚不当”,就会要求重新处理,到时候打人者很可能被追加拘留处罚。 这件事真正戳中大家痛点的,是它可能传递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殴打未成年人的代价是不是太低了?今天罚五百,明天是不是就敢更嚣张?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挨打的问题,它关系到所有家长的安全感,关系到法律能不能真正成为弱者的盾牌,而不是让施暴者觉得“报警没用”。对于这种危害社会基本秩序、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必须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震慑潜在的施暴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你报警没用!”山东,一夜市发生令人愤慨的一幕,一名醉酒男子无故殴打未成年人后,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10-14 17:49:10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