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一天内4次重磅声明,一句话让美方彻底破防:这次真的有大麻烦了。 中方这波操作算是彻底把态度摆明了,10 月 14 号一天之内连抛四次重磅声明,全是冲着美方的贸易打压来的,每一条都戳在要害上,尤其是那句翻过来的老话,直接让美方有点扛不住了。 要说清楚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得先看美方是怎么步步紧逼的。美东时间 10 月 14 号那天,美国刚依据所谓的 301 调查结果,正式对中国的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下了手,搞起了港口费限制那套。 这还不算完,之前就一直放风要对华加征 100% 的关税,一边喊着要通话谈,一边又拿制裁当筹码,典型的边打边讹诈。美方这边刚亮完肌肉,中方立马就接招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组合拳。 商务部当天直接公布,要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 5 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动手,把 Hanwha Shipping LLC 这些公司全列进反制清单,国内所有组织和个人都不准跟它们做交易、搞合作。为啥拿这几家开刀? 因为它们帮着美国搞针对中国造船业的调查,实实在在危害了咱们的利益,按《反外国制裁法》收拾它们,法理上站得稳稳的。 这还只是头一招,紧接着交通运输部那边也有动作,早就宣布从 10 月 10 号起,对挂美国旗、美国造或者美国公司运营的船舶收特别港务费,14 号这天正好是美方措施落地的日子,这钱收得一点不含糊。 更关键的是商务部连着四次发声回应,不管是答记者问还是发公告,核心意思就一个:美方的单边主义那套行不通。 最让外界在意的不是反制措施本身,而是声明里反复出现的那句话: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可能有人觉得这话耳熟,但这次不一样,以前中方提的时候常把 “谈” 放前面,这次直接把 “打” 搁在了前头,这顺序一换,味道全变了。 西方媒体很快就嗅出了不对劲,虽然没明说美方咋 “破防”,但都在反复提这个顺序变化,潜台词就是中方的态度硬起来了,不再给美方 以谈促压的幻想空间。 其实这已经不是中方第一次这么说了,5 月 2 号美方刚把对华关税从 34% 提到 84% 的时候,中方就亮过这态度,说想谈可以,但必须先取消那些不合理的关税,别光说不做。 5 月 7 号中美高层会谈前,美方还想拉着别的国家孤立中国,中方再一次强调,打就奉陪,谈得平等,绥靖换不来尊重。到了 10 月 14 号这一天,连着两次把这话摆出来,显然是对美方 “边谈边打” 的套路彻底不耐烦了。 中方敢这么硬气,可不是光靠嘴说的。刚公布的前三季度外贸数据就在那摆着,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涨了 4%,9 月份更是飙到 8%,而且对 “一带一路” 国家的进出口占比都超过一半了,东盟、非洲这些市场的需求越来越旺。 反观美方那套制裁,看似凶狠,实则伤己。他们搞的造船业限制,不仅推高了美国自己的通胀,还让美国港口竞争力下降,连美国产业界都一堆反对声音,这不明摆着损人不利己嘛。 更有意思的是美方的矛盾心态,一边说要找办法回到稳定局面,提出来通话,一边又不停加新的限制措施。中方早就把话说透了,昨天还跟美方搞了工作层会谈,但想靠威胁谈出结果,门儿都没有。 以前美方总觉得中方会怕关税战,可这么多年打下来,中方的反制工具箱里有的是招,从稀土出口管制到实体清单,每一样都能精准打击,而且越打底气越足。 这回一天四次声明,与其说是突然发力,不如说是攒够了底气后的集中回应。那句 “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前半句是告诉美方 “别妄想靠施压让我们让步”,后半句是留着体面,毕竟合则两利的道理谁都懂。 但顺序的变化就是亮明底线:想谈可以,但得先停下手里的棍子,拿出点诚意来。 美方现在估计真有点慌了,以前总拿关税当万能牌,现在发现中方不仅接得住,还能反手打回来,而且国际社会也看清楚了谁在搞霸权。 这大概就是所谓 “破防” 的真相 —— 不是中方说了多狠的话,而是美方突然发现,自己那套霸凌手段,这次是真的不管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