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将军再次语出惊人!他说:“1万多日本人,面对19万东北军发动‘9.18’事

云景史实记 2025-10-15 12:13:09

金一南将军再次语出惊人!他说:“1万多日本人,面对19万东北军发动‘9.18’事变,我们有将近超过敌人20倍的军力,却在短短两天丢掉奉天,一星期丢掉辽宁,2个月内让东北沦陷……为什么我们要抗美援朝,这般屈辱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解答!”振聋发聩! 1931 年的东北军家底真不算薄,甚至比日军还阔气。那会儿东北军光是飞机就有 260 架,比日军在东北的飞机多好几倍,还有 26 辆坦克装甲车,沈阳兵工厂更是亚洲数一数二的,里面堆着 3000 多门迫击炮、山炮,5800 多挺机枪,11 万多支长短枪,这些家伙事儿足够武装 20 万人的部队。 可这些精良装备最后全成了日军的战利品,日军士兵打开库房时都惊得合不拢嘴,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能捡这么大便宜。 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北大营的溃败。1931 年 9 月 18 号夜里,日军才 600 多人就敢攻北大营,而驻守在这里的东北军第七旅是精锐中的精锐,光守军就有 8000 人,每个连都有轻机枪,每个团还有重机枪和迫击炮,装备比日军强得多。 可官兵们刚从睡梦中惊醒,接到的却是 “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 的命令。有士兵想拿枪反抗,却被军官按住,只能眼睁睁看着日军冲进营房扫射。 后来 620 团团长王铁汉实在忍不了,违抗命令带着弟兄们还击,可大势已去,最终还是得撤。就这么着,日军付出几十人伤亡的代价,一夜之间就占了北大营,第二天一早就进了沈阳城,城门都是敞开的,压根没费一枪一炮。 为啥这么能打?张学良自己后来都说,他判断错了,以为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想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怕抵抗给了人家扩大战事的借口。 再加上之前中东路事件败给了苏军,他就觉得日军比苏军还厉害,东北军肯定打不过,干脆就不抵抗了。可日军早就把东北军摸透了,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都说,对付张学良用竹刀挥舞一下就行。 他们知道东北军虽然人多,但兵力撒得太开,从山海关到满洲里 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摆了 19 万人,根本没法集中力量反击,而日军全挤在南满铁路沿线,想打哪就打哪。 更可惜的是,日军一开始其实心虚得很。日本陆军省自己都承认,1 万日军在 20 万东北军包围下,正常打根本赢不了,所以才搞突然袭击。 事变后关东军兵力严重不足,一再催着国内增兵,可东北军愣是没抓住反击的机会,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敌人站稳脚跟,后来日军增兵到 10 万,再想打就更难了。 而二十年后抗美援朝,咱们为啥明知难也要上?因为九一八的疼还没好透啊!那会儿美军比当年的日军凶多了,人家一个团的火力就超过咱们一个军,三年战争投了 330 万吨弹药,咱们才 25 万吨。 美军 1 个士兵有 13 个后勤兵伺候,咱们 1 个后勤兵要管上百个战士,装备差距比九一八时还悬殊。可这回咱们没退,因为知道再退就是第二个东北,退一步就是家破人亡。 长津湖畔的杨根思连长,带着一个排守小高岭,打退美军王牌陆战一师 8 次进攻,最后阵地上就剩他一个人。看着冲上来的敌人,他抱起最后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就冲进了敌群,28 岁的年纪就这么没了。 还有那些趴在雪地里的战士,冻成冰雕都保持着瞄准的姿势,敌人发现他们时,在胃里只找到没消化的草根树皮。他们不是不怕死,是知道不能让九一八的悲剧重演,不能让后代再受亡国奴的罪。 当年东北军的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日军缴获,如今志愿军飞行员敢驾着破旧战机跟美军 “空中拼刺刀”;当年东北军的大炮成了日军的武器,如今志愿军靠着血肉之躯顶住了美军的炮火。 不是咱们的装备突然变好了,是咱们终于明白,战争打赢靠的不是堆成山的武器,是敢拼命的骨气,是知道为谁而战的信念。 九一八的屈辱告诉我们,退让换不来和平,妥协换不来尊严。19 万大军守不住东北,不是因为打不过,是因为没了抵抗的勇气;抗美援朝咱们能打赢,不是因为装备好,是因为每个战士都抱着 “保家卫国” 的决心。 金一南将军说得对,这屈辱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解答 —— 正是因为尝过失去国土的疼,才更要在朝鲜战场上拼出未来;正是因为见过不抵抗的惨,才更要握紧钢枪护好家国。 从九一八到抗美援朝,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中国人的骨气。当年丢的尊严,咱们靠鲜血一点一点挣了回来;当年吃的亏,咱们用勇气一次一次补上。 这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和平,尊严从来不是别人让来的,是靠自己打出来的,这就是那段历史留给我们最实在的道理。

0 阅读:51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