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宣布了 10月15日,印度又对我们中国的产品出手了,这次瞄准的是中国台湾

云景史实记 2025-10-15 18:13:54

印度突然宣布了 10月15日,印度又对我们中国的产品出手了,这次瞄准的是中国台湾地区和沙特阿拉伯的正丁醇。 印度商工部在9月27日就应国内企业The Andhra Petrochemicals Limited的申请,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海关编码是29051300,调查时间范围挺长的,倾销调查期是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损害调查期更是回溯到2021年4月一直到2025年3月,分成了四个阶段来看影响,利益相关方得在立案后30天内通过邮件向印度调查机关提交信息。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正丁醇到底是个啥东西?跟咱们老百姓有关系吗?其实这东西离咱们一点都不远,家里装修用的涂料、平时用的塑料水管、甚至化妆品里的一些成分,都得靠它来生产。 它是种关键的化工原料,全球一年的市场规模都达到 82.29 亿美元了,咱们中国光是产能就突破了 450 万吨,能想见这东西多重要。 而印度这次盯着的海关编码 29051300 项下的正丁醇,恰恰是台湾地区出口的优势品类,之前在咱们大陆的进口市场里,台湾这玩意儿占比高达 68.5%,一年能卖 8.52 亿元,比沙特的 24.3% 高出一大截。 再说说申请调查的这家印度企业,The Andhra Petrochemicals Limited,可不是个无名之辈,早在 2020 年就申请过对欧盟、美国这些国家的正丁醇搞反倾销调查,当时印度政府还真就给批了,对那些国家征收了好几年的反倾销税,欧盟的税还不低,一吨要交 46.27 美元呢。 这家公司 1984 年就成立了,背后还有印度安得拉邦工业发展公司撑腰,本来是想靠生产化工产品带动当地就业,可这些年老是受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经营一直不怎么稳当。 现在眼看着台湾和沙特的正丁醇往印度卖,自家产品没优势了,就又想起反倾销这招,真是把这套路玩得炉火纯青。 印度这次的调查期设得特别长,倾销调查看 2024 年 4 月到 2025 年 3 月这一年的情况,损害调查更是往前倒腾了四年,拆成四个阶段一点点查。 这操作看着挺严谨,其实就是想从过去的数据里找出点 “蛛丝马迹”,好给 “倾销” 的说法找依据。可咱们看看市场行情就知道,这根本站不住脚。 2025 年一季度,中国的正丁醇价格才 973 美元一吨,印度本土都卖到 1160 美元一吨了,就算台湾的货运到印度加了运费,也未必能比印度本土便宜多少。 而且正丁醇价格这几年本来就波动大,咱们江苏市场的价格从 2021 年的 16300 元一吨跌到 2025 年的 6200 元一吨,这是全球产能增加导致的,根本不是故意低价卖。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自己的正丁醇需求还在涨,预计到 2030 年要涨到 4.5 万多吨,年增长率 3.81%。 他们一边需要进口补充供应,一边又怕外来货冲击本土企业,就用反倾销这种手段搞平衡,说白了就是既要占便宜又不想担风险。 可这种做法最终害的还是自己,2021 年他们对欧盟征收反倾销税后,印度市场的正丁醇价格立马涨了一截,下游的涂料、塑料企业成本跟着上升,最后还是把负担转嫁给了消费者。 这次让利益相关方 30 天内提交信息,时间紧得很,明显就是给台湾和沙特的企业设置障碍。 要知道,准备这些数据得核对好几年的交易记录、成本清单,30 天根本不够用,最后很可能因为资料不全被判个 “倾销成立”。 这种手段咱们见得多了,之前印度对中国的光伏产品、钢材搞调查,都是用这种短促的期限逼企业就范。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印度这是把反倾销当成了保护本土产业的 “挡箭牌”。这些年他们总想在化工领域赶超,可技术跟不上、成本降不下来,就只能靠行政手段把外来竞争者挡在门外。 但贸易保护从来都是双刃剑,2024 年他们对中国四氟乙烷发起调查后,不少印度制冷企业因为拿不到便宜的原料,不得不减产,反而影响了当地的就业和产业发展。 再看看全球市场,正丁醇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北美和西欧,中国贡献了最大的增量,技术和成本都有优势。 台湾地区的正丁醇产业本来就依赖出口,之前在大陆市场因为关税政策调整已经受了影响,现在又被印度盯上,日子肯定不好过。 但印度想靠这招保住本土企业也不现实,毕竟沙特的资源优势摆着,就算台湾的货进不去,沙特也能通过其他渠道调整价格,最后印度企业该没竞争力还是没竞争力。 说到底,印度这次突然宣布反倾销调查,根本不是什么维护市场公平,就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这种招数用多了,只会让其他国家对印度市场敬而远之,反而阻碍了他们自己的产业升级。 要真想让本土企业变强,不如好好搞技术研发、降成本,靠关起门来保护,永远也成不了气候。咱们就看着,最后买单的还是印度的老百姓和下游企业,这老套路,早就该失灵了。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