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应该心疼她呢,还是该笑她呢?” 浙江一名小女孩因为摔得鼻青脸肿去医院做检查。 10 月 11 日上午的浙江儿童医院一楼候诊区,橙色的叫号屏不断滚动着名字,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小女孩被妈妈牵着手走进来,粉色外套的袖口还沾着早上吃的草莓酱渣。 她的额头肿起一个乒乓球大的包,泛着紫红色,鼻梁两侧的淤青像画了两道淡淡的眼影,可走起路来依旧蹦蹦跳跳,路过玩具售卖机时还停下脚步,指着里面的小熊玩偶扯妈妈的衣角。 妈妈把她按在蓝色候诊椅上,从帆布包里掏出湿巾想擦她脸上的污渍,她却猛地歪头躲开,伸手去抓旁边座椅上别的小朋友落下的塑料积木,积木掉在地上发出 “哒哒” 声,她还弯腰去捡,完全没顾及额头的疼。 妈妈无奈地叹口气,拿出手机给她看检查单 —— 上面写着 “待查:面部软组织挫伤”,小声说 “等下医生要看你摔的地方,别乱动好不好”,可小女孩根本没听,反而趴在椅背上,把脸贴在冰凉的椅背上蹭来蹭去,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趁妈妈低头回复微信的功夫,她偷偷溜到候诊区的柱子旁,抱着柱子转圈圈,转得裙摆都飞起来,直到妈妈喊她名字,才撅着嘴慢慢走回来,走到一半还踩了踩地上的线条,像在玩跳房子。 后来妈妈把这段画面拍成短视频发出去,评论区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有个上海的妈妈说 “我家娃上次摔破膝盖,哭了两分钟就跑去追小区里的猫,创可贴都跑掉了”,还有人调侃 “这淤青对称得像特意画的妆,娃自己都没当回事”。 其实这不是孩子 “不怕疼”,伦敦大学学院 2023 年发表在《儿童发展》期刊上的研究就提到,小朋友负责感知和记忆疼痛的脑区,要到 6 岁左右才会逐渐成熟,他们对疼痛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鲜事物转移。 浙大儿院急诊医生周兴也在采访里说,孩子肌肉里的糖原代谢速度比成人快 30%,体力恢复特别快,就像装了 “快充”,稍微歇会儿就能恢复活力,这也是他们摔后还能折腾的生理原因。 不过医生也特意提醒,要是孩子摔后出现呕吐、精神萎靡的情况,可不能像这样大意,得马上找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小女孩妈妈后来也说,当时看到孩子能跑能跳,心里先松了一半,检查结果出来说只是软组织挫伤,才彻底放下心。 有个奶奶在评论里说 “我们家孙子摔了就找大人抱,不像这娃这么皮”,也有人说 “孩子这样挺好,不把疼放在心上,恢复得也快”。 你们家里要是有小朋友,他摔疼了之后是会委屈地找大人哄,还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转眼就忘了疼,继续玩呀? 信息来源:鲁中早班车 2025-10-14 发布视频
“是应该心疼她呢,还是该笑她呢?”浙江一名小女孩因为摔得鼻青脸肿去医院做检查。
少胨
2025-10-15 15:44:17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