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网都在“科普”汽车门把手。
刷到一堆视频,我认为这个建议是合理的,应急解锁应该移到上面更显眼一点的位置。
关于这次事故,有几个经典谣传:
①谣传一:车门打不开是因为未解锁。
视频中明显看到车窗已自动下降,证明已解锁。
施救当事人反映“车门挤压变形,车门拉不开”。
消防施救过程,切割的是翼子板+车门。
部分视频可见,左前刹车盘通风口位置塞满了草皮,结合目击者陈述“车辆翻滚飞过中央花坛”,基本可确定是翻滚过程中车身侧面遭受挤压导致变形。
②谣传二:机械解锁比电子更安全。
解锁≠开门,如果事故导致电池+备用电源直接断电,车辆无法自动解锁,无论机械还是电子,从外面都无法打开车门,只能破窗施救。如果车门变形,只能切割。
③ 谣传三:国标要求车辆必须配备机械门把手。
《汽车车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目前为征求意见稿,并未形成国家标准,具体内容可能还有变动。假设这份标准最终要求车辆必须配备机械门把手,对已经上市的车型也没有约束力。目前上市销售的车型,没有不符合国标的。
水穷云起
国家统一一个固定位置,内外各一个,不分品牌不分车型,普及到所有人知晓,就像起火就拨119一样全员掌握开车门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