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发歼-35为何不学F-35用单发?背后藏着中美航母舰载机的生死较量

史之春 2025-10-15 16:41:45

歼-35为什么使用2台发动机?为什么不像F-35一样只使用1台?   这事儿可不是咱们的技术不行,而是两款战机的“出身”和“任务”完全不一样,就像渔民出海要选抗风浪的大船,而游客湖边钓鱼选小划艇就行,不是船好不好,是用在啥地方。   歼-35的主要“工作场地”是航母。海上可比陆地凶险多了,天上飞着要是发动机出毛病,陆地上的飞机还能找个就近的机场迫降,可海上除了航母就全是茫茫大海,根本没地方落脚。这种时候双发就成了“双保险”,哪怕其中一台发动机突然坏了,另一台还能撑着让飞机飞回航母,飞行员的安全也多了层保障。   其实美国海军以前的舰载机,像F-14、F/A-18,全都是双发的,就是摸透了海上飞行的风险。后来F-35C非要搞单发,美国海军内部一直有争议,觉得太冒险了,这可不是瞎说的,是实实在在的安全考量。   咱们还要看发动机的“力气”跟飞机的“体重”配不配。F-35用的那台F135发动机确实厉害,单台加力推力能超过19吨,就像一头力气超大的黄牛,拉着F-35这头“肥羊”刚好够用。可歼-35是中型偏重的战机,最大起飞重量能到35吨左右,比F-35C还沉一点。要是只装一台发动机,就算发动机再有力,万一遇到需要加速爬升、躲避导弹的紧急情况,动力储备就不够了。   歼-35装的两台涡扇-19发动机,加起来总推力能到21吨,两台发动机一起使劲,推重比更高,飞机加速从0.8马赫到1.2马赫只要几秒,最大速度能到2.2马赫,比F-35的1.6马赫快多了,空战的时候想追想逃都更灵活。   还有个很关键的点是设计定位不一样。歼-35是专门主打空战的“空中猎手”,得把隐身、速度、机动性这些本事拉满。双发设计能让机身布局更规整,不像F-35为了塞下一台大发动机,又要装各种设备,机腹都做得凹凸不平,隐身效果就打了折扣。歼-35的机身光滑得很,雷达反射截面积小于0.01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手掌那么大,在雷达上几乎跟杂波没区别。   而且双发带来的动力优势,能让它带着8吨弹药飞得更远,作战半径能到1350公里,从航母起飞能直接飞到南海腹地转一圈,这要是单发发动机可很难做到。   F-35搞单发其实是被“省钱”和“通用”给绑住了。美国当初想让一款战机满足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三个军种的需求,既要陆基起飞,又要舰载,还要能垂直起降(F-35B型)。要是搞双发,不仅成本上去了,海军陆战队的垂直起降型号也没法做紧凑。   可这么一妥协,问题就来了:机身小,设备又多,只能挤得七歪八扭,隐身和机动性都受影响。而且别看F-35采购价好像不算贵,后续维护成本高得吓人,每小时飞行成本要3.2万美元,比歼-35费钱多了,反而没达到省钱的目的。   咱们的装备体系也跟美国不一样,不需要歼-35“一肩挑”所有活。对地、反舰有歼-15这款重型舰载机顶着,它挂载能力强,专门干“力气活”。歼-35就专心负责空战,把“空中优势”这块阵地守好,双发设计能让它在速度、隐身、火力上都压制对手。比如它能装6枚霹雳-15导弹,射程200公里起步,比F-35的AIM-120导弹飞得远,能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这都是双发带来的动力和空间优势给的底气。   所以说,歼-35用双发根本不是技术不行,反而是想得更明白、更务实。海上飞行的安全需求、空战所需的动力储备、跟其他装备的分工配合,这些因素加起来,双发就是最适合它的选择。而F-35的单发是为了满足多军种通用的妥协,虽然发动机技术不错,但牺牲了不少性能。   两款战机的设计选择,说到底都是跟着自己的任务需求走,就像不同的工具配不同的把手,顺手、管用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173

评论列表

木刀

木刀

6
2025-10-15 22:36

中国战机特点就是长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