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33国准备抱团,逼中国收回成命,贝森特:中方与全世界为敌 一场围绕“工业维生素”的地缘风暴正在上演。 美国财长贝森特带头,拉上一帮“老铁”——欧盟、G7等三十多个西方发达国家,联合起来怼中国,对中国合理的稀土出口管制指手画脚,甚至扣上“与全世界为敌”的帽子。 英国主流媒体和欧美政客们轮番发言,宣称要逼中国“收回成命”。但事情真有这么简单么?这背后其实是中国维护资源主权的正当权利和西方维护高科技垄断地位的激烈碰撞。 西方自己玩出口管制玩得风生水起,轮到中国自己管家底,立马变脸,满世界喊不公平。这出双标戏码,怎么看都透着一股熟悉的味道。 33国抱团的图景说起来很热闹,实则不过是欧美内部的自保小团体。欧盟官员嘴上说要协调一致,骨子里是怕被美国拖下水不得已跟风。 比如丹麦外交大臣就曾明里暗里承认,欧盟在贸易上不敢跟美国对着干,转头却和美国一起对中国使劲儿,这种操作,怎么看都不像讲道理,活脱脱的利益算计。 中国稀土在国际供应链里的地位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新能源、永磁体、精密制导这些“卡脖子”环节,中国稀土冶炼产品全球份额超过八成。 西方搞抱团施压,说白了就是想一直捏着产业链的命门自居老大,资源用得顺手就行,一旦中国说要合规管一管,立马打出“全球规则”的幌子,实则维护的是自己的利益圈。 西方这些国家的“统一战线”,其实只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小圈子,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根本不是一回事。 中国稀土管制措施的出台,本质是对资源主权的稳健防守。按照联合国宪章明文,各国对本国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这一点没啥可争的。 中国这些年为稀土资源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很多地方一夜之间变成“牛奶河”“死鱼塘”,痛的教训没少吃。如今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既是对环境的保护,也是为了让资源用得更长远。 2025年这波新规,其实主要针对军用和双用途物项,是根据国家安全和国际义务来管理出口,并不是全面禁运。谁家都不会把自己的命门拱手交出去,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这么卷的当下。 贝森特说中国“与全世界为敌”,其实只是站在美西方自己的利益角度喊话。放眼全球,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更关心资源公平定价和发展权。 中国的资源政策,反倒有助于打破西方的垄断,让全球资源分配更合理。控制战略资源,长远来看对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和韧性都有积极作用。中国这波操作,恰恰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说到双标,西方那可是教科书级别的高手。美国一边对中国高端芯片、航空航天技术、软件等领域玩出口禁令,管控得滴水不漏,一边却大肆指责中国管控稀土是“扰乱全球经济”。 美国芯片禁令卡得比高铁票还紧,理由永远是“国家安全”,但中国一说要管好稀土,立马成了“全球威胁”。 特朗普当政那会儿,动不动就说要对盟友加税,甚至连一些小岛都不放过,这种自家点火还不许别人点灯的逻辑,放到国际舞台上,怎么看都是霸道总裁。 贝森特嘴里的“贸易重构”,其实就是给美国的单边保护主义找理由。 美西方的指责,本质上不是讲理,而是怕中国用资源优势改变他们定好的游戏规则。说到底,他们要的不是平等贸易,而是话语权和主导权。 把这场风波拉大来看,中国对稀土资源的管控,是国家利益、环境保护和全球供应链稳定的三重考虑。西方国家一窝蜂地跳出来围堵,无非是不想放弃他们几十年来建立的利益格局。 中国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也有责任守住自己的家底,不会因为外部压力就自废武功。中国的发展不是谁的“养料”,资源主权不容挑战。 要想让全球供应链更安全、更公平,还是得大家坐下来谈,别总想着谁能独吞蛋糕。最后这句送给贝森特们,合作共赢才是王道,“与全世界为敌”的说法,真是言重了,还是留着给自己用吧。 参考资料:欧盟想与G7沆瀣一气:咱们加一块,对中国施压才有力 2025-10-15 09:23·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