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刚一撤军,加沙就乱了!哈马斯众叛亲离,多地出现武装反抗!权力没有空白区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这句话都适用! 说起中东这摊事儿,总让人觉得像一锅煮不开的粥,搅和了半天还是那股子乱劲儿。2025年10月10日,以色列和哈马斯终于敲定了第一阶段停火协议,部队开始从加沙北部部分区域撤出,这本该是个喘口气的机会,可没想到刚撤没两天,加沙就跟炸了锅似的。巴勒斯坦民众蜂拥返回家园,本想捡拾点残局,结果发现到处是帮派火并和零星枪战,哈马斯那边的控制力眼瞅着就散架了。权力这东西,果然没空白地儿,撤出去了以色列人,立马就有别人跳出来抢地盘。这不光是加沙的麻烦,搁哪儿都一样,历史教训多得是。 先捋捋这事儿的前因后果吧。两年前的10月7日,哈马斯发动大规模袭击,跨境冲进以色列,杀了上千人,还抓走不少人质,从那以后以色列就铁了心要清算,空军轰炸、地面推进,搞得加沙一片狼藉。联合国数据说,死亡人数已经过四万,基础设施毁了八成多,医院、学校、供水系统全瘫痪。停火协议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一手推的,第一阶段以色列撤到“黄线”外,哈马斯放人,国际部队进来监工。可以色列没全走,还控着过境点和边境缓冲区,哈马斯也只交了部分重武器,轻家伙留着“自卫”。这协议听着公平,实际谁都没占便宜,双方都留了后手。 撤军刚启动,加沙北部就乱套了。10月11日开始,巴勒斯坦人从南部涌回贝特拉希亚、贾巴利亚这些地方,路上堵得水泄不通。哈马斯内政部说要派警察维持秩序,可他们的人手根本不够,武器也短缺。结果呢,新冒出来的民兵团伙就钻空子了。这些家伙多是哈马斯外围的年轻人,或者以前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残部,现在不鸟哈马斯领导,直接在街头抢仓库、收保护费。报道说,贝特拉希亚区至少三起武装冲突,枪声响了一宿,抢的不是吃的喝的,而是弹药和油料。贾巴利亚难民营更惨,几个派系为争水井打起来,死了十来个人。加沙这地方,本来就挤,365平方公里养两百多万人口,现在废墟上再来场内斗,民生算什么,生存都成问题。 哈马斯这回真栽了跟头。过去两年,他们靠地道网和游击战撑着,损失了上千武装分子,但总算没散架。可停火一到,内部裂痕就全露出来了。领导层想按协议走,交权给巴勒斯坦技术官僚,保留点轻武器保命。可激进派不干啊,他们觉得这是卖国,扬言要继续干以色列。结果呢,众叛亲离的局面来了。一些中层干部公开跳船,跑到埃及边境求出路,还有人跟以色列情报人员私下接触,换情报换钱。哈马斯在加沙的治理碎片化了,税收、援助分发全乱套,民众怨声载道,说哈马斯只会打仗,不会管事儿。国际观察员指出,这不光是军事失败,组织结构早烂了根,外部支持的伊朗和卡塔尔也开始观望,不想再砸钱进无底洞。 权力真空这词儿,说得接地气点,就是没人管的地儿,谁拳头硬谁说了算。加沙现在就这德行。以色列撤了,但没走远,还控着拉法和凯雷姆沙洛姆关口,援助车队过不去,里面的人饿肚子。联合国说,第一周援助只进了两成,面粉和药品堆在边境。民兵们趁机崛起,新一代武装团体冒头,帮派战、绑架、甚至跟以色列合作卖情报的都有。埃及那边急眼了,担心乱子波及西奈半岛,塞西总统公开喊话,说得赶紧填上这真空,不然难民潮就过来了。特朗普的20点计划听着宏大,建港、搞经济,可落实起来呢?以色列要缓冲区,哈马斯要全撤,阿拉伯国家想插手管事儿,谁都不让步。结果就是,加沙短期内还得这么耗着,居民天天为口饭发愁。 这局面,搁全世界看都一样。权力真空不是新鲜事儿,二战后中东到处是,伊拉克萨达姆倒台后,ISIS就钻出来了。加沙这回,哈马斯要是再不调整,估计得彻底边缘化。协议第二阶段,国际稳定部队要进驻,监督巴勒斯坦警察,可他们人手少,装备差,哈马斯不配合,警察还得防着自家民兵。联合国行政机构刚起步,就卡在资金上,美国国会批钱慢,欧盟有心无力。加沙重建得几百亿刀,医院得重盖,学校得从头修,可谁出这银子?以色列说哈马斯得先 disarm,全交武器,不然免谈。哈马斯呢,嘴硬,说轻武器得留着防身。谈判桌上,双方拉锯,特朗普亲自上阵,警告哈马斯再顽固就“彻底消灭”,听着狠,可加沙人听惯了空话。
以色列刚一撤军,加沙就乱了!哈马斯众叛亲离,多地出现武装反抗!权力没有空白区域,
义气先义
2025-10-15 20:11: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