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个中国女人回国过海关时突然被人拦住。工作人员一把翻开她的行李,掏出一沓美元,她忙说:“这6800美元,给你们。”工作人员没理她,眼睛却盯上了2个小药瓶,女子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1957年1月,当美国海关人员从林兰英行李中翻出6800美元时,她说可以不要这笔钱。可工作人员却盯着两个小药瓶不放。这两个看起来普通的药瓶里,装着价值20多万元的半导体材料,是当时美国的军工核心技术。一旦被发现,她这辈子都回不了国。 林兰英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她带回的那两个瓶子,却改变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命运。她1918年出生在福建莆田,七岁时为了上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绝食三天,才从母亲那里争来读书的机会。在那个年代,女孩读书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她偏偏不信这个邪。 从小学到中学,林兰英的成绩一直是第一名。1936年考入福建协和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那时候媒人上门提亲,她都婉拒了,觉得读书做学问比嫁人有意思多了。1948年她去美国留学,本来学数学,但看到固体物理正在改变世界,想到祖国更需要这个,就果断改了专业。 1955年6月,林兰英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是该校建校以来第一位中国博士,也是第一位女博士。导师推荐她去索菲尼亚公司当高级工程师。公司当时正为拉不出硅单晶发愁,她观察研究后找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两周后公司就成功了。她又申报了两项专利,公司一年内三次给她加薪,回国时年薪已经达到10000美元。 1956年7月,林兰英以母亲病重为由,向美国当局递交回国申请。索菲尼亚公司不愿放人,美国当局更是百般刁难和劝说。他们提出把她母亲接到美国治疗,给她更高的薪水和地位。可林兰英铁了心要回国,最后通过印度驻美国大使馆办好了手续。 临走前,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从实验室里,她设法带出了500克锗单晶和100克硅单晶,装在两个普通的药瓶里。这些材料价值20多万元,是当时美国的军工核心技术。她知道风险有多大,一旦被查出来,等待她的可能是牢狱之灾。 1957年1月,在美国港口安检时,她被拦住了。工作人员把她的行李翻了个底朝天,从暗袋里翻出6800美元的旅行支票。这是她全部的积蓄。她表示可以不要这笔钱,只求让她离开。可工作人员的注意力却转向了那两个小药瓶。林兰英当时紧张得手心出汗,但表面上还是保持镇定,说这是给母亲带的药。幸运的是,工作人员看了看瓶子里的晶体颗粒,没认出来是什么,最后没收了6800美元,放她走了。 1957年1月29日,经过23天22夜的航程,林兰英乘坐的客轮抵达香港,她回到了祖国。到北京后,她第一时间把那两个瓶子无偿交给中科院,成了我国半导体科学工作者求之不得的无价之宝。而她自己,回国后每月工资只有207元人民币。 回国时,国内的半导体事业几乎是零基础。实验室简陋得不像样子,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几张破桌子,两台旧炉子。外国专家预测中国要到60年代才能着手单晶材料的研制。可林兰英不服气,带着团队日夜苦战。1957年,她带队拉制成功中国第一根锗单晶。1958年,又拉制成功第一根硅单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生产出硅单晶的国家。 夏天实验室连电风扇都没有,单晶炉工作时室内温度高得吓人。林兰英常常热到全身起痱子,却从未因为身体不舒服停止实验。有时候为了等硅熔体停止沸腾,她和同事们守在炉子旁边24小时不睡觉,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 1961年,她又把目光投向硅外延材料的研制。这种材料在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兰英成为为两弹一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之一。1962年春,她依靠国产第一台开门式硅单晶炉,拉制成功中国第一根无位错硅单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7年,她已经69岁,还在利用卫星研制太空砷化镓单晶。 林兰英终身未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半导体事业。她四次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霍英东成就奖。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培养出包括两位院士在内的大批优秀科研人才。 1998年获奖时,她已经80岁。有人劝她该歇歇了,她摇头说还想再干十年。后来做了肺切除手术,进手术室前还叮嘱医生让她多活十年,因为还有事要干。她真的工作到85岁,2003年3月4日在北京去世。 这一生,林兰英没带回名利财富,只带回两个药瓶。可就是这两个瓶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奠定了起点。从收音机到导弹卫星,从芯片到集成电路,哪样都离不开她的贡献。你觉得这样的科学家,值得我们记住吗?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1957年,一个中国女人回国过海关时突然被人拦住。工作人员一把翻开她的行李,掏出
熹然说历史
2025-10-15 23:48:00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