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火得一塌糊涂的那个黄油年糕,还记得吗? 好像一夜之间,哪儿都在排队,然后又

儒雅面条 2025-10-16 07:31:17

前阵子火得一塌糊涂的那个黄油年糕,还记得吗? 好像一夜之间,哪儿都在排队,然后又一夜之间,全不见了。 昙花一现,其实一点不奇怪。 一个下去,三碗米饭的热量。这谁顶得住啊。 说白了,这玩意儿就跟黄油本人一样,在中国厨房里,就是个尴尬的存在。 你回家跟你妈说,今天咱用黄油爆个锅炒个菜。 你看她抽不抽你。 葱姜蒜还没下呢,锅先糊了,一股苦味。我们中餐讲究那个“镬气”,黄油它给不了啊。 我们有花生油、菜籽油,还有老祖宗传下来的猪油,那叫一个香。 煎、炒、烹、炸,样样都伺候得明明白白。 这不仅是习惯,这是刻在基因里的厨房智慧。 人家西方人离不开黄油,那是人家的历史。 游牧民族那会儿,牛奶喝不完,就打成黄油存着。咱们呢?中原这片地,牛是用来耕田的宝贝,哪有那么多奶给你搅和。 咱们的“黄油”,是猪油。养猪顺便炼出来的油,炒菜喷喷香,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农业循环。 现在大家也不是没试过。 西餐厅里,黄油抹面包,挺好。但那是“吃个新鲜”,你让一个中国胃天天早上啃凉面包抹黄油,试试?大部分人还是得来碗热豆浆,配根油条。 这事儿吧,真没啥高下之分。 就像我们吃皮蛋,他们觉得是魔鬼料理。瑞典人爱那个鲱鱼罐头,咱们闻着就想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厨房有一套自己的法则。 黄油进不来,不是我们不开放。 是我们的灶台,真的,没给它留位置。

0 阅读:4
儒雅面条

儒雅面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