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体。图1的一面小红旗代表一具尸体,越接近峰顶尸体分布越密集。海拔超过8000米后,人体会进入缺氧、严寒、脑水肿风险飙升,一旦倒下几乎无法获救。珠峰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露天坟场”。 而这 7 万美元里藏着的全是高海拔的 “血泪成本”,每一笔都能找到实打实的依据。看那 12 个夏尔巴向导,他们可不是普通的登山助手,这群被称为 “有三个肺” 的奇人,世代在喜马拉雅山讨生活,光是经验就值大价钱。 要知道,普通夏尔巴向导一季能赚 3000 到 5000 美元,而愿意接搬运尸体活的都是精英里的精英,报酬得翻好几倍,毕竟这活儿比登顶凶险多了 —— 夏尔巴人在珠峰的死亡率是 2003 到 2007 年美军在伊拉克死亡率的 12 倍,迄今已有上百名夏尔巴人长眠于此。 更烧钱的是装备,8000 米以上的 “死亡地带” 里,连夏尔巴人也得全副武装。每人至少要带 4 个氧气瓶,这可不是山下几十块的普通氧气罐,8000 米以上的专用氧气瓶每瓶得 8000 元人民币,12 个人光氧气瓶就得花近 40 万元,占了总费用的一大半。 再算上能抗零下 40 度的高山靴、防风羽绒服,还有固定遗体用的特制绳索、冰镐,一套装备下来又是好几万,这些东西在高海拔地区损耗极快,基本用一次就得换新的。 尸体本身更是个 “大麻烦”,正常人尸体也就 80 公斤,在珠峰冻成冰坨后能涨到 150 公斤,得连带周围的冰块一起凿下来。尼泊尔法律还规定必须保持遗体完整,不能拉拽也不能磕碰,只能用绳索一点点挪,2024 年尼泊尔政府的清理团队曾花 24 小时才把一具遗体运到 3.5 公里外的营地,接着又走了 13 小时才到低海拔区域,这期间 12 个人的吃喝补给全得算在成本里。 2021 年那起瑞士登山者遗体搬运更典型,41 岁的阿卜杜勒・瓦拉赫在 8748 米处遇难,10 个夏尔巴花了整整一天才从 8650 米运到二号营地,光这一段的人工和装备成本就超过 3 万美元。 后续运输的开销同样少不了,遗体运到低海拔营地后不能靠人扛了,得调用直升机空运到加德满都,这趟飞行的费用比普通登山者的登顶许可还贵。 更别提前期的准备工作:得先派侦察队找到遗体位置,确认路线安全性,还得给整个团队买高额保险 —— 毕竟在 “死亡地带” 多待一小时,就多一分脑水肿、肺水肿的风险,有夏尔巴人坦言每次搬运都得呕酸水,头痛得像要炸开。 还有些隐性成本藏在细节里,夏尔巴人有触碰尸体的文化禁忌,想让他们接手必须给额外补偿;天气窗口期每年就 15 天左右,搬运团队常常得夜间作业避开登山客,照明设备和夜间保障的费用又得加进去。 2024 年尼泊尔团队 54 天只运了 4 具遗体,平均下来每具花 27.2 万元人民币,这还是政府补贴后的价格,商业运作的话只会更贵。 更关键的是这活儿基本没人愿意接,大多数探险公司的合同里都写着 “不负责遗体运输”,保险也不涵盖这笔费用。 340 多具遗体里只有少数能被运下山,去年新增的 12 具大概率又会变成新的 “路标”。这么算下来,7 万美元真不算漫天要价,毕竟这背后是 12 个人拿命换钱的风险、天价的装备损耗,还有耗不起的时间成本,说是 “用金子堆出来的下山路” 都不夸张。
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16 17:34:19
0
阅读:1